“你是蒋医师不啦?”
“哎对的。”
近日,一段视频刷爆无锡宜兴人的朋友圈。
△回答同一问题17次!这名耐心的医生火了
你是蒋医师吗?”
“哎,对。”
“我再问一遍,你是蒋医师?”
“哎,我是蒋医师。”
最近几天一段视频在宜兴各大论坛、朋友圈热传。
在这段时长2分07秒的视频中,一位老人反复询问对方是不是蒋医师。
而蒋医师也是不厌其烦地回答,一来一回相同的问题老人竟足足问了17次。
对话逗乐不少网友,也让很多小伙伴为对病人充满耐心的蒋医师竖起大拇指。
蒋医师究竟是何许人也?
▼
据宜兴日报报道,视频中的蒋医师名叫蒋益君,是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位全科医生,也是一名党员,1994年他中专毕业后,便被分配到此工作。
视频中的事情发生在10月31日上午,老人名叫路强大,今年已有80多岁。老人与蒋益君已相识18年,每逢身体不适,便会来找他治疗。
三四年前,老人患上了健忘症,虽然记忆力变差,老人每次来看病都记得要找“蒋医师”。当天,老人因感冒来找蒋益君看病,他给老人配了一些感冒药后,老人便离开了。
没想到,老人在离开后却5次返回,询问他的身份,而视频记录下的应该是老人最后一次返回询问。
蒋益君工作20多年来,与当地很多人都已熟识。“这两天,不少朋友在街上看到我,会特意跟我说起这事。”蒋益君说,当时之所以一直耐心地回复老人,只是想让老人放心。如今一些老人患有健忘症、阿尔兹海默症等,在外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医生,理应安抚。
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心声
▼
澳大利亚有一位名叫克里斯蒂的女患者,她在46岁的时候被确诊为罹患阿尔茨海默病。她用写书的方式,记录着她独特的个人经历。对于家人和朋友可以怎样和认知症患者沟通,克里斯蒂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请给我们说话的时间,等待我们在乱麻成堆的脑底里搜寻到自己想要使用的词汇。
●请尽量不要打断我们的话语,只要耐心倾听就可以。
●如果我们不知道自己说到哪里,请不要让我们觉得难堪。
●请不要催促我们做什么,因为我们思考或说话不够快,没有办法让您知道我们是否同意。请尽量给我们作出回应的时间,这样才可以让您知道我们是否真正想做这件事。
●如果您希望与我们交谈,请想出一些交谈的方法。不要问一些可能惊吓到我们、或者让我们感觉不舒服的问题。
●如果我们忘了最近发生的某件特别的事情,请不要以为我们没心没肺。只要给我们一点提示就好了,我们可能只是想不起来。
●如果要和我们说话,请尽量避免背景噪声。如果电视机是开着的,请先把电视机关掉。
●如果身边围绕着孩子们,我们会很容易疲惫、难以集中精力交谈和倾听。也许每次只来一个孩子、而且没有背景噪音是最好的。
●去购物中心或者其它嘈杂的地方的时候最好能戴上耳塞。
●您也许能帮助我们回想起刚发生的事儿,也许不能。请别为难您自己。如果我们脑子里彻底没有这件事儿了,那我们是真的没办法想起来了。
编辑:许波 责编:朱宸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