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江阴(属江苏)许氏始迁祖之根
我祖太医令许堂和侄儿崇德殿讲官许政德均护宋高宗驾南迁,故江阴有这两位始迁祖。几百年来,两位始祖的后裔始终苦苦寻觅始祖之根,可至今除了失望还是失望。
A、 关于许堂
祖籍汴京许州,行细八,字、号没流传(最近我在宗谱的有关文章中找到:号邃庵),祖籍汴梁许州,其上五世祖讳坤,以医学仕宋,世业居汴京午门,汴京虽有四世,然自许坤以下无讳字可考。遂以五世祖许堂为我第一世始迁祖,
建炎年初公以太医院判扈宋高宗南渡,高宗念公调护之功授公承事郎,掌太医院事,赐金瓶贮药,世号金瓶许氏,未几以老乞闲奠居江阴(古称暨阳)城,改世号为暨阳许氏。宗祠堂号几变,有记载者为诒燕堂、澄江缀锦阁,现名忠孝堂。
线索:
1、 谱载:【吾宗族创谱宋元间不知何祖所创,】我第六世祖之名,由于旧谱残破而失,就用
别的字代替,谱上便有记载:【东门、顾山、仪真三小谱俱有讳口以代,盖必出于旧谱也】
许叔微是仪真人,定居无锡马山。我先祖和许叔微也许是同宗。
2、我族历来祭祖的祭文为【……烈祖忠义公 始迁江阴第一世祖太医令….】
B、 关于许政德
宋时为崇德殿讲官,许州人,祖籍灵宝县斜草桥,与叔许堂扈宋高宗驾南渡,定居江阴令节坊(现属张家港市),为不忘故里,遂将居所起名斜桥。世号令节许氏。现宗祠名崇德堂。
线索;
谱载:
1、【江阴令节坊许氏自汴之灵宝来也其上世讳政德者仕宋为殿讲学士扈从高宗南渡遂居于是家灵宝者明代为盛吏部尚书进文渊阁大学士讃南户部尚书诰兵部尚书论皆一家之父子兄弟也其余仕郡守曹郎者不可胜数而令节之许是其支也。】
2、【子孙因以为氏晋有许偃郑有许瑕楚有许伯史氏谓其孱弱不能庇其本根失其封而寓于他国 历秦汉而下北宗于偃于瑕南则宗伯我始祖殿讲公自汴南迁盖北宗也历秦汉而下北宗于偃于瑕南则宗伯我始祖殿讲公自汴南迁盖北宗也】
C、 许堂与许政德的关系
谱载:
1、我族常熟东墅塘支谱载:【堂公自河南始迁江阴是为江阴金瓶许氏始祖府君嫡侄德政官殿讲
直同扈驾南渡及居江阴】
2、【……迨后宋熙甯中复修王安石为序今其本具存……旧谱载细八公始奠居江阴……堂公其上世无可考有五世讳坤者官于宋都汴京因汴梁人靖康末汴梁陷于金细八公同侄讳正德公官殿讲者扈高宗驾南渡卜居江阴…….各就所分支叙谱不能统一其太医之后分六枝…….其殿讲之五……斯二祖之裔派别分殊一以行列辩一以地名别也】
3、【按斜桥一支吾宗也从祖外翰约斎备言之故繇南渡迄于今世次之序名分之伦较若书一焉……假令元澹在焉其长兄元谅又谆谆睦族之思祖之念则东门斜桥两谱汇撰未可知也……统宗一端有 望于后之纯孝者耳】
4、谱中有记载,先祖一直有把东门(现为暨阳许氏)、斜桥(现为令节许氏)两支合一的想法,只是由于军民两藉不便合一而一直没能实行。
我们认为有上述的三条线索:
1、家灵宝者明代为盛吏部尚书进文渊阁大学士讃南户部尚书诰兵部尚书论皆一家之父子兄弟也其余仕郡守曹郎者不可胜数而令节之许是其支也。
2、子孙因以为氏晋有许偃郑有许瑕楚有许伯史氏谓其孱弱不能庇其本根失其封而寓于他国 历秦汉而下北宗于偃于瑕南则宗伯我始祖殿讲公自汴南迁盖北宗也历秦汉而下北宗于偃于瑕南则宗伯我始祖殿讲公你自汴南迁盖北宗也。
3、许叔微是仪真人,定居无锡马山。我先祖和许叔微也许是同宗。
恳盼各位宗亲大力支持,谢谢大家!
顺致
安祺!
江苏江阴 暨阳许氏 许文瀚 谨识
我的联系方式是:
qq号;2895633214@q
电话:15961627228
欢迎许家宗亲积极投稿,许氏相关的:寻根、家谱、联谊、文学、摄像、书法等均可投递。
投稿邮箱:xushi5@qq.com
联系站长:许俊夫
电话微信:18058889873
修谱 | 寻根 | 联谊 | 公益
长按指纹识别二维码关注许氏动态
各位宗亲,如果你觉得文章内容不错,请传给更多的宗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