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价格分享> 【无锡城事】人有三个错误不能犯

【无锡城事】人有三个错误不能犯

2021-09-07 11:38:41

【无锡城事】每天给您推送最新无锡经济,商业,文化,资讯 ,每天五分钟,尽晓锡城事!请点击标题下方【无锡城事】一键关注,推荐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


  “自知者明”,典出《道德经》,很多道理,说着容易,做到却很难,人非圣贤,连李世民都需要魏征这面镜子才能做到自知。

  虽然一个人做不到完全的自知,但却应有基本的自知。,人有三个基本错误不能犯:“一是德薄而位尊,二是智小而谋大,三是力小而任重。”对于不能胜任之事,如果对自己没有清晰的认知,是可能酿成大祸的。


第一错:德薄而位尊



  “修养浅薄却身居高位”,“德薄”,不一定是缺德:可能他个人修养不错——温良恭俭让样样俱全,只是缺乏与职位所匹配的品质。



  比如王安石当上宰相后施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史称“王安石变法”。名义上为了“富国”,却都是用国家机器强行干预经济,最终演变成巧立名目的变相征税,特权阶级以国家名义与民争利……


  王安石文化修养没得说,唐宋八大家之一。但在改革过程中只考虑政绩——“富国”(如何让国家创收),却忽视广大弱势群体在改革中受到的不公与损害,这是就是典型的“德薄而位尊”。


第二错:智小而谋大



  “智能有限却谋划大事”,我们继续说到王安石变法,他本人其他方面的智慧可能很高,但在推进改革方面,未必有足够的智慧。改革失败源于王安石的改革方案全凭空想,与现实严重脱节,与某些“三拍官员”的决策思路如出一辙:


  起初拍脑袋决定,事前拍胸脯保证,事后拍屁股走人。


  例如王安石的“青苗法”,本意为青黄不接的农民提供小额贷款。由于错误的政绩考核,官吏强行要给农民贷款,而且利息畸高,扶持变成了负担。还有“市易法”“均属法”,让官府变身“官商”,直接垄断市场、操纵物价,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所以北宋人民对垄断经济深恶痛绝。


  王安石位居宰相之高,又是改革方案的肇始人。却没有遏制权力寻租和公权力滥用,这不能不说是“智小而谋大”。改革,仅凭一腔热血,不考虑全局后果,不听取批评意见,最终结果就是全民买单,君不见梁山有一半好汉都是日子过不下去的。



第三错:力小而任重




  “能力不足却承担大任”,对比历史上有名的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商鞅受到的阻力更大,几乎是举国反对,但商鞅变法却成功了(商鞅人死,但制度保存下来),王安石的改革却失败了。究其本源,王安石缺少盟友使他“力小而任重”。


  激进的改革使王安石失去了几乎所有的盟友,将星云集——司马光、欧阳修、苏轼……几乎识字的都反对他。就连王安石自己都承认改革激进,“缓而图之,则为大利。急而成之,则为大害”。他只认定一个目标,却忽略了在实现这一目标过程中必然会连带产生一系列问题。在短短数年间将十几项改革全面铺开,却陷入了进退维谷的窘境。


  袁世凯的二儿子在劝袁世凯不要当皇帝时写的一句诗很好:“山泉绕屋知深浅,微念沧波感不平”,山泉都想变作沧波,但自知深浅才是更重要的,更何况有些功名,不过是虚名而已。


来源:国馆(ID:guoguan5000)


(网文转载版权属于原始作者)



在无锡工作,生活的朋友们,也许你每天脚步匆匆,事业繁忙,但每天在你身边发生的无锡城事必须了解一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