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价格分享> 发财靠诚信--因果故事

发财靠诚信--因果故事

2021-08-26 08:55:19

  


 从前的秤十六两一斤,因此有半斤八两之说。
  
  还在十六两一斤的年代,县城南街开着两家米店,一家字号“永昌”,另一家叫“丰裕”。
  
  “丰裕”米店的老掌柜眼看兵荒马乱生意不好做,就想出个多赚钱的主意。这一天,他把做秤师傅请到家里,躲开众人,对做秤师傅说:“我多加一串钱,麻烦师傅给做一杆十五两半一斤的秤。”
  

       做秤师傅为了多得一串钱,就忘掉了行德,满口应允下来。老掌柜吩咐完毕,留下做秤师傅在院里做秤,自己就踱进米店料理生意去了。
  


  米店老掌柜有四个儿子,都帮他料理米店。最小的儿子两个月前娶了一个塾师的女儿为妻。新媳妇正在屋里做针线,公公吩咐做秤师傅的话被她听见了。
  
  老掌柜离开后,新媳妇想了一会儿,走出新房对做秤师傅说:“俺公公年纪大了,有些糊涂,刚才一定是把话讲错了。请师傅做一杆十六两半一斤的秤,我再送您两串钱。不过,您千万不能让俺公公知道。”
  
  做秤师傅为了再多得两串钱,就答应了。一杆十六两半一斤的秤很快制成了,做秤师傅果真没把秤的变化告诉老掌柜。老掌柜曾多次请他做秤,对他的手艺信得过,当时就把新秤拿到米店使用了。
  
  过了一段时间后,“丰裕”米店的生意兴旺起来,“永昌”米店的老主顾也赶热闹,纷纷转到“丰裕”买米。
  
  又一段时间后,县城东街、西街的人也舍近求远,穿街走巷来“丰裕”买米,而斜对门的“永昌”米店却无人问津。
  
  到了年底,“丰裕”米店发了财,“永昌”米店没法开张了,把米店让给了“丰裕”。
  



  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饺子。老掌柜心里高兴,出了个题目让大家猜,看谁猜得出自家发财的秘密。大家七嘴八舌,有说老天爷保佑的,有说老掌柜管理有方的,有说米店位置好的,也有说是全家人齐心合力的……老掌柜呵呵一乐,说:“你们说的都不对。咱靠啥发的财?是靠咱的秤!咱的秤十五两半一斤,每卖一斤米,就少付半两,每天卖几百几千斤,就多赚几百几千个钱,日久天长,咱就发财了。”接着,他把年初多掏一串钱做十五两半一斤秤的经过说了一遍。
  
  儿孙们一听,都惊讶得忘了吃饺子。惊讶过后,大家都说他不显山不露水的,连自家人都没察觉,就把钱赚了,老人家实在高明。老掌柜高兴极了,把胡子捋了一遍又一遍。
  
  这时,新媳妇慢慢从座位上站起来,对老掌柜说:“我有一件事要告诉爹,在没告诉爹以前,希望您老人家答应,原谅我的过失。”待老掌柜点头后,新媳妇不慌不忙,把年初多掏两串钱做十六两半一斤秤的经过讲给大家听。她说:“爹说得对,咱是靠秤发的财。咱的秤每斤多半两,顾客就知道咱做买卖实在,就愿买咱的米,咱的生意就兴旺。尽管每一斤米少获了一点利,可卖的多了获利就大了。咱是靠诚实发的财呀。”
  
  大家更是一阵惊讶,一个个张大了嘴巴。老掌柜不相信这是真的,拿来每日卖米的秤一校,果然每斤十六两半。老掌柜呆住了,一句话也不说,慢慢地走进自己的卧室。
  
  第二天吃过年初一早饭,老掌柜把全家人召集到一块,从腰里解下账房钥匙说:“我老了,不中用了。我昨晚考虑了一夜,决定从今天起,把掌柜让给老四媳妇。往后,咱都听她的!”
  








>>> 送 人 玫 瑰 , 手 留 余 香!<<<

>>> 转载是一种智慧,分享是一种美德!<<<

======================================

欢迎点击右上角按钮就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1.直接添加本公众号:jswxfhs

2."朋友们“-“添加朋友”-“查找公众微信号”-输入“无锡市福慧寺”-打开后关注

3.点击右上角-查看公众账号-点击关注

4.扫描下方二维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