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最新资讯> 库房自留的珍玉、上过央视的笔洗都在等待有缘人,还有两天,还不赶紧来淘宝捡漏

库房自留的珍玉、上过央视的笔洗都在等待有缘人,还有两天,还不赶紧来淘宝捡漏

2021-05-16 11:05:00


  已过秋分,但今日桐乡的天气却热烈如夏日,一如这天气的还有今日的大可古玩城。


见好
就收
  今天,“见好就收——桐乡大可古玩城·第四届全国古玩交流会”在桐乡大可古玩城盛大启幕。

  全国30个地区包括港澳台的300多个古玩商和全国30家文物公司携宝前来。场内全线开辟230个室内展位,场外设立了260个摊位,全的挤得水泄不通。整个古玩交流会汇集了将近25个大类近千个品种的珍奇古玩。现代与传统,市井与高雅,交相辉映,自生和谐。




明末桐乡制壶高人的作品竟是捡漏而来
  
  与往年不同,这一届大可古玩交流会不止有交易,还专门请来老师传播古玩文化。

绿皮     刘创新——共话紫砂壶玄机

  
  西泠印社社员、中国《篆刻》杂志总编辑、马来西亚著名紫砂壶收藏大家刘创新带着二三十把自己收藏的精品壶具来到现场,和玩家共话紫砂壶里的玄机。
  
  早上9点多,陆续有爱壶之人守在门口。洪先生就是专门从嘉兴赶过来的。”别的收藏不搞,就是喜欢紫砂壶。刘老师在紫砂收藏领域颇有声望,所以特意过来听课的。”洪先生对于紫砂文化还是小有研究。
  
  刘创新从紫砂壶起源讲起,点评各种不同形态的紫砂壶特质,穿插各种自己收藏紫砂壶的故事,不动声色就将紫砂文化植入到听者心中。

  刘创新曾收藏过的郑宁侯所制的三足蟾大莲子紫砂壶。“当时荷兰一个朋友发来这把壶的图片,问我有没兴趣,当时谈好的价格是2万欧元。”没看过实物就买下了,刘创新忐忑中等来这把壶,打开包裹为之惊艳,“壶身很大,却是薄胎,壶盖上的蟾蜍钮相当精致,绝对的精品,体现了古代桐乡人高超的制壶技巧,更传递着桐乡深厚的紫砂渊源。”

  原来,紫砂壶不单只是我们经常看到那个憨厚古朴的形态,它也可以嵌珐琅、饰粉彩,形态多元复杂。正如刘创新所说“看一把真正好的紫砂壶,不是看技术如何精巧,而是看气韵和原创性,这也是很多古代制壶大师作品成为经典的缘由所在。”


绿皮     玉玺——女人之间的约会


  同时举行的“龢盒骨董珠宝设计”工作室专场品鉴会,这就是纯粹的女人间的约会。龢盒创始人&设计师王玺在现场和女人们聊聊女人最爱的那些玩意儿,交流选购珠玉翡翠的小知识。

 元代的珍玉、上过央视的明代笔洗,都触手可摸

  虽然交流会要在下午1点开幕,但吃过中饭,古玩城各个商铺内早已人满为患。大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古玩商。

  

  要看是不是参展商,就看他们的标配,通常是一个大拉杆箱和一个小手电。拉杆箱内藏的是等待交易的宝贝;小手电是用来买货的,先进点的是带放大镜功能。这也透露出参展商集合了买卖两种身份。



绿皮     场内——点击率最高的都在这里了


  

  最热闹的要数各个文物公司的展柜前,根本挤不进人。湖南文物公司这次带来了三四十件元明清的玉器进行预展,这些珍品平时也只能在一些古玩鉴赏书中看看。


  

  公司负责人郭学仁小心翼翼从柜台里掏出一枚玉器,“喏,这是‘点击率’最高的。”这枚元代的白玉蹴鞠童子,生动再现了一个孩童玩蹴鞠的场景,憨态可爱,玉质清润带青皮,是非常难得的好物。另外有几枚玉器上还挂着二十多年前标签,写有“自留”,不过现在将进入流通渠道。


  

果然,买家和卖家都拿出了最大的诚意,也和这次展会的主题“见好就收”不谋而合。


  无锡古玩商丁阿姨的展位在角落里,但前来看宝的人一拨接一拨。她有自己的“骄傲”:“我带来的物件都是祖上传下来的,上过央视鉴宝节目,得到过专家肯定。”丁阿姨说的这件正是明早期的白玉荷花笔洗,清透的和田美玉,美轮美奂的雕工,奇特的造型。“解放前都是借给博物馆做展览,。”

  不过千万别以为,古玩交易会上的买卖都是动辄几千上万,即便手头不富余,也能在里面淘个心头好。

绿皮     场外——各类摆件满满当当


  外边不受空间限制的古玩地摊商为抢占商机,提早一两天就开始摆摊了。各式玉坠、玛瑙手串、青铜摆件、老银器件等摆得满满当当。

  按捺不住的各地藏家一大早就来地摊淘宝。一件青海新玉小挂件从600元还到三四百元,一来一去间,各有各的小乐惠。

  

  古玩本就不同于其他商品,没有精准的价格定位,亦友亦商的环境使得交流会呈现出独有的氛围。


  如果你也心动了,不着急,明后两天,古玩交流会仍将继续,有兴趣的市民可前去淘宝,顺便祝大家能捡漏。



ps:以上内容为商家推广,最终解释权归商家所有

编辑:杨羔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