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1年,笔者就在《信阳日报》发表署名文章,指出文字滥用现象,呼吁净化汉语言文字。
前一段时间,我对微信上出现的错别字进行修改后贴出,反响不小。
现将这两年一些报刊(包括企业内刊和DM报刊)进行咬文嚼字后,拿出一部分贴出来。从事文字工作或对文字工作感兴趣的微友,不妨抽时间浏览一下。
判断依据为《标点符号用法》(GB/T15834—2011)、《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GB/T 15835—2011)、《现代汉语词典》等国家权威法规及词典。
总结起来,这些报刊的文字滥用现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编校责任意识不强,把关不严;
二是逻辑方面,包括概念不明确、推理不合逻辑等;
三是语言文字方面,包括词汇、语法、表达、标点符号和文字不合规范等;
四是假话满篇,纯属忽悠。
汉语灿烂优美、博大精深,一家之言,一孔之见,挑错之处,还望各位海涵并不吝指教。如有建议,敬请留言,笔者会及时回复。
在此申明:纯洁汉语言,对事不对人。
1997年,东北一家报纸把《香港明天更美好》错成《香港明天更无好》。
1999年12月20日的《安徽日报》第五版头条新闻,,错成“家主席”。
2005年6月18日的《南昌晚报》在一版刊发的导读标题“深圳罗湖区女公安局长受贿被判15年”中,错误地配发了任长霞的照片。
。
,。
2015年11月6日,《无锡日报》头版报眼,!!!
······
细节决定成败,文字重于泰山。
但是时代发展到今天,社会越来越浮躁,人们越来越功利。
但是社会再浮躁,人们再急功近利,仍有一些东西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做,比如文字工作。
老汤简介:半生为人,风雨兼程;身材干瘪,思想丰盈;悲喜交集,性情中人;字里行间,以文为生;乐山乐水,酷爱摄影;转山转水转红尘,观天观地观人生。
————原创 纯粹 干净———
原创图文 未经许可 不得商用
扫描或长按二维码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