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嘟嘟”提示音响起,
这是“智能停车收费机”发出的声音,
无锡滴翠路上,
停车泊位负责收费王阿姨闻声立即赶往现场。
在发现停泊车辆后,
王阿姨通过“智能停车收费机”对车牌号码进行扫描后,
自动生成了一张停车收费凭证。
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据悉,
这是滨湖区今年引入的物联网新技术,
首期在滴翠路约90处收费停车泊位实行试点,
未来还将在溢红路、明园路和鸿雁路等
收费停车泊位进行试点。
过去
王阿姨告诉记者,自己干停车收费员已经五年多了。期间遭遇过不少委屈,很多车主习惯了免费停车,对于收费非常的抗拒,赖停车费的事情几乎天天能遇到。有时候忙起来,虽然对车辆做了标记,但是车主回来后还是会抵赖表示自己只有停了十五分钟。
现在
现如今,实施了智能停车系统后,车主停了多少时间,该缴多少费用十分清楚,与车主为了停车时间缴费多少的问题争执明显少了。而且一旦遇到有车主停车后不缴纳停车费,系统会自动将其列入黑名单,后续如该车辆再次进入停车场,系统会持续报警。
据介绍,该智慧停车系统由“掌上智能收费机”、“停车感应器”、“太阳能发射器”和“拍拍停车”APP等四个部分组成。
感应器
“停车感应器”原理
目前滴翠路上每个划线停车泊位内都安装了一个“停车感应器”,当有车辆停入停车泊位后,感应器会自动发出警示,并通过安装在附近的“太阳能发射器”反馈至“拍拍停车”APP的后台,后台接收到数据后立即发送到附近停车场内的收费管理员手中的“掌上智能收费机”,管理员接收到信息后对驶入车辆的牌照进行牌照扫描,通过“拍拍停车”的识别功能生成预收费信息,车辆离场后管理员再次对车牌进行扫描后,APP自动生成停车费结算单,管理员根据结算单对停车费进行多退少补。
据介绍,安装“停车感应器”后,系统会对每个停车泊位进行自动识别并且编号,届时收费员只要关注好配发的“掌上智能收费机”,就能实时了解场内车位信息,通过“机管”代替“人防”,不仅大大减少了收费管理人员的配备,同时也降低了停车场的成本支出,并且避免了高峰期间来不及收费的尴尬。另一方面,也杜绝了停车管理员乱收费、截留停车费的事件发生。
目前停车费的缴纳还可以进行微信支付,车主可以根据收费管理员APP自动生成的二维码进行网上微信支付,也可以主动添加APP按照公示牌指导流程自助支付。下一阶段,部门还将在溢红路、明园路和鸿雁路等收费停车泊位进行试点,进一步解放人力,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管理矛盾。
(来源:无锡新传媒、无锡发布,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