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副司长辛仁周带领国家调研人员、江浙沪调研人员一行20余人,在无锡市经信委副主任陈晓华的陪同下,莅临无锡石墨烯产业发展示范区考察调研。惠山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张立、创业中心主任叶铭江等热忱接待,、江南石墨烯研究院参与调研座谈。
4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副司长辛仁周带领国家调研人员、江浙沪调研人员一行20余人,在无锡市经信委副主任陈晓华的陪同下,莅临无锡石墨烯产业发展示范区考察调研。惠山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张立、创业中心主任叶铭江等热忱接待,、江南石墨烯研究院参与调研座谈。
调研座谈
参与座谈的调研员分别交流了各地新材料产业发展情况,介绍了有关政策措施,指出当前新材料产业面临的投资大、推广应用周期长、环保问题等,提出加强扶持力度、税收优惠、标准建设等建议。、江南石墨烯研究院从具体操作层面说明新材料技术壁垒及生产中环保、知识产权问题,提出研发与应用并重,提升新材料发展水平。
辛仁周副司长肯定了新材料产业调研成效,对参与调研的各级人员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表示感谢,指出新材料产业在各省市发展良好、前景广阔,在政策环境、创业氛围的引领下将对地区乃至全国经济具有引领作用。
常州石墨烯科技产业园——国内首个基于石墨烯材料及应用的产业化基地。
2011年10月,江苏常州成立了江南石墨烯研究院,为国内首个基于石墨烯材料及应用的产业化基地。由常州市、武进区、西太湖科技产业园三级财政出资5000万元,在西太湖科技产业园成立了全国首家石墨烯研究院——江南石墨烯研究院。常州市石墨烯科技产业园规划占地面积450亩,建筑面积89万平方米,围绕“一核三区”的总体布局,产业园将建设石墨烯研究院与孵化区、加速区、产业区,并争取在开始运营后3-5年内,入驻企业的年产值达到100亿元人民币,上市企业达到10家。目前,常州石墨烯产业已诞生5个全球第一,即全球第一家石墨烯研究机构——江南石墨烯研究院、全球第一款石墨烯手机电容触摸屏、全球第一条年产100吨石墨烯粉体生产线、全球第一条3万平方米CVD法石墨烯透明导电薄膜生产线、全球第一款蛋白质分离试剂。2014年,全国第一个国家级石墨烯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正式落户常州。
常州石墨烯产业近年来从无到有快速生长,诞生了多项首创之举:全球第一家石墨烯研究机构——江南石墨烯研究院;全球首款手机用石墨烯电容触摸屏;国内石墨烯行业首家新三板挂牌企业……目前,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已率先在全国形成了集石墨烯设备研发、原料制备与应用研究、产品生产、下游应用为一体的完整上下游产业链,应用门类全国最多,专利申请突破500件,在石墨烯领域取得的“全球第一”数量已超过10个。
“在常州,石墨烯实现了在可穿戴电子设备触控屏、发热散热产品、重防腐涂料、压力传感器件、油水分离等领域的应用。2015年,常州实现石墨烯产值12亿元,2016年有望超过20亿元。”
无锡石墨烯产业园—我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国内设立的首个石墨烯技术研发及产业应用创新示范基地
该园区于2013年12月13日成立,落户无锡市惠山经济开发区,由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无锡市合作共建,重点发展石墨烯产业。无锡石墨烯产业园由四个功能区组成:分别是研发孵化区,面向项目研发团队和初创期企业,主要承载研发创新、项目孵化和公共服务功能;产业应用区,规划占地面积约800-1000亩,由石墨烯原辅材料加工区、应用产品区、设备制造区和物流区四个功能片区构成,集聚技术含量高、规模大、潜力显著的重点企业和项目,是无锡石墨烯产业的主要空间载体和重点发展区;加速发展区,面向已经实现小批量生产和销售、需要实现规模化生产的成长期企业设立,提供标准厂房和生产基地等;综合配套区集中设立行政管理中心、商务中心以及电信、邮政、金融等服务性机构,为核心区提供“一站式、一条龙”便捷服务。
宁波石墨烯产业园区——着力打造全球最大规模的石墨烯原材料生产基地。
宁波是国内较早开展石墨烯研发和产业化的地区之一,目前在石墨烯制备技术、技术支撑、产业化等方面均走在了全国前列。
,目前已在石墨烯规模化制备和改性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了石墨烯低成本规模化制备。2011年,设计建成年产30吨的石墨烯中试生产线。2013年宁波墨西科技有限公司首期年产300吨的石墨烯生产线建成投产,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石墨烯生产线。
政府大力推动石墨烯产业发展:2013年宁波市在全国率先启动了石墨烯产业化应用研发的重大科技专项,设立3年共9000万元的财政资金,为石墨烯产业的初期发展提供有力的扶持与激励。在2013年发布的《宁波市新材料产业三年行动计划》中,也明确将石墨烯产业作为宁波市着力打造的六条产业链之一,加以大力发展。2014 年5月28日,《宁波市石墨烯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正式发布,从石墨烯原材料产业、石墨烯应用材料和元器件产业、终端产品及装备产品三个层面作出了全面部署。根据这份规划,未来10年,宁波将打造全球领先的石墨烯技术创新引领区,届时石墨烯产量达到万吨级,产值实现千亿元。未来,宁波将重点发展石墨烯原材料产业、石墨烯应用材料与元器件产业以及终端产品和装备产业,到2023年,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石墨烯原材料生产基地,力争达到500亿元的产业规模。同时新能源汽车及汽车轻量化、高端及国防装备、新一代显示器件等石墨烯终端产品及装备产业规模也将达到500亿元。
在新材料领域的科研、人才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集聚能力:拥有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北方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52所、53所)等国家级科研机构,以及宁波大学新型功能材料及其制备科学实验室、宁波大学分离膜材料及应用技术研究实验、宁波工程学院材料工程研究所等一批科研机构,吸引和培养了一大批高端技术人才。同时随着宁波举全市之力,加快全球一流的新材料创新中心的建设,必将吸引更多的新材料领域高端创新资源集聚,为石墨烯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和人才支撑。
2016年,宁波石墨烯创新中心建设方案日前正式获得市推进“中国制造2025”工作领导小组批复,标志着该创新中心建设即将全面展开。
宁波石墨烯创新中心由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产业资本等共同注册成立企业法人,通过政产学研用资紧密结合的跨界协同创新方式,开展石墨烯产业前沿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供给、转移扩散和首次商业化,实现创新链、产业链和投资链的“三链”融合,成为宁波石墨烯产业创新的重要支撑平台。该中心将按照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要求与标准进行建设与运营,力争打造成国内一流的石墨烯创新中心。
2016年6月2日,上海石墨烯产业技术功能型平台正式启动。该功能型平台采用市场化运作,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多元投入,成立上海超碳石墨烯产业技术有限公司具体负责平台的日常运作。
目前,平台集聚了上海交大、上海理工、华东理工、上海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微系统所等高校、科研院所,以及正泰集团、上海新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悦达墨特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通过系统集成石墨烯创新创业资源,平台将有效助力石墨烯技术成果的产业化问题。该平台近期将主要在石墨烯/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应用技术、石墨烯基热管理材料、基于石墨烯的储能技术与器件三个领域。未来,平台的研究领域将逐步拓展至基于石墨烯的新型传感器、航天航空材料、医疗穿戴设备、柔性显示材料等多个领域。
资料来源:无锡惠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烯碳资讯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