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最新资讯> “减是为了增!”想打赢降成本这场硬仗,政府和企业要一起拼!

“减是为了增!”想打赢降成本这场硬仗,政府和企业要一起拼!

2021-10-31 10:23:08



《孙子兵法》有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新战略,成为经济新常态下推动经济发展向好一股强劲的“东风”。其中,“降成本”被视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中之重。

那么,若想打赢降成本这场硬仗,我们需要哪些有效的兵法、宝典?

既需要有绵绵用力的韧劲,也需要有立说力行的果敢;既要政府加大作为,也须企业积极参与。



去年底至今,随着我市降成本诸项措施的持续推进,改革成效正在显现。



“营改增”的故事之“放水养鱼”


一项“营改增”,在企业眼里意味着真金白银!




无锡灵山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



该公司结合营改增要求在设计服务、住宿餐饮、其他生活服务及不动产租赁等财务管理方面加以完善,5—7月累计减税92.5万元。


副总经理张慧芬

测算下来仅今年就可通过营改增减负近130万元。企业对于精心打造当代旅游精品、建设世界级旅游度假目的地的信心大为增强。



看明白了吗?



降低实体经济成本,减税降费是核心要义。依此‘放水养鱼’,可促使企业增加有效投资,带动就业和创业,使实体经济‘活’起来。——市国税局人士。


点评


200亿元大礼包!

今年5月,我市正式发布了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并且同步推出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的“200”亿元减负举措。


实现“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

目前,通过营改增,上半年,累计落实小微企业增值税优惠1.93亿元,落实增值税即征即退5.4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0.77亿元、1.3亿元。小规模纳税人按3%的征收率实行简易征收后,与原5%营业税税率相比,直接减税达40%左右。

今天的减是为了明天的增

眼下的“降”,看似减少了政府的收入,却是着眼于今后的“增”,换来了长远的收入持续增加。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企业水电气等要素方面,企业减负已超3亿元企业用工成本上,累计减轻负担19.14亿元;创业贷让企业融资成本降低了2600万元……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比去年同期降0.6元。



总结


今天的“降”,是为了明天的“增”。




“直购电”的故事优化发展环境,释放红利 


所谓直购电,就是用电大户直接和发电厂直接交易。

2012年,无锡列入全省试点的,仅有2家企业。随着国家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扩面和经信委的悉心推动,覆盖面一年多于一年,到今年3月份,全市有120家企业被纳入直购电试点,经测算,全年可为企业减少电费支出约1.6亿元。



直购电的好处,被一些敏锐的板块迅速捕捉。


惠山区



今年2月份,在竭力争取之下,惠山区成为全省智能电网示范区。



年用电量在1000万千瓦时的企业由此和省供电公司直接挂钩,供需情况通过智能电网直接沟通。据区经发局介绍,平均每家企业每年能省下数十万元。 



点评


以简政放权来激发市场活力

近几年来,我市相继实施行政审批事项目录等“五张清单”,不断深化工商登记制度等,今年上半年又取消权力事项38项,并大力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切实降低了申请人的费用负担和时间成本

各相关部门当好服务经济发展的“店小二”

国土部门建成“四全”服务平台,对用地预审、用地报批、土地供应、土地登记等流程不断优化整合,目前98项行政事项已实现网上运行,国土资源业务当场办结率从两年前的92%提升到95.04%,项目落地时间普遍比预计缩短50%以上。 



总结


简政放权,优化服务,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三 

“2%”的故事之降本增效,重塑竞争优势


透平叶片



企业的质量成本这几年一直维持着2%左右的数字。

但若是以为这是一条简单的水平线,那就大错特错了。


公司负责人

企业近三年每年都导入10%新品,新品的废品率可能是50%,也有可能整条生产线出来的产品都不合格。2%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透平叶片牢牢掌控住。


如何能做到?


企业的回答很简单:通过技术改革,提升装备先进性,不断提高研发能力。


据透露,在部分特种工序的NADCAP认证上,透平叶片是无锡首家。这是由美国航空航天和国防工业巨头与美国国防部、SAE等机构共同发起和发展的专门对航空航天工业的特殊产品和工艺进行认证的体系。




点评


加快产业技术升级和精益制造体系的构建

企业降本增效,经济才能持续挖掘新的发展动力。必须要看到的是,在降低实体经济劳动力成本上,对社保政策做适当调整,是治标之策;加快产业技术升级和精益制造体系的构建,才是治本之策

智能制造的被青睐,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今年上半年,以智能化改造为重点的工业技改投资完成616.7亿元,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64.6%;全市工业企业申报的固定资产增值税抵扣同比增长8.5%,比去年同期提高6.2个百分点——业界人士说,这是一个“实笃笃”的考量标准。



总结


加快产业技术升级和精益制造体系的构建,是降低劳动力成本的治本之策。






来源:无锡观察记者  钱英洁、朱雪霞;图源网络;

编辑:任禾

长按下图,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下载“无锡观察”新闻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内容。

长按下图,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无锡日报官方微信。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