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价格分享> 如何将稻作文化融入休闲农业?无形胜有形!

如何将稻作文化融入休闲农业?无形胜有形!

2021-10-31 09:41:38

稻作文化,是指由水稻种植为主要生存和发展方式的文化,也指由此衍生的关于衣食住行等社会生活,民俗事项,还包括一些隶属稻作文化的衍生的傩文化???,神农文化等。稻作文化发展至今,它既是有形的,又是无形的。


有形层面包括稻作文化影响下的服饰,美食,建筑等;

无形方面主要是稻作民俗,节日庆典,祭祀活动,及相关诗词,谚语,神话传说等。

我们常说,在建设现代休闲农业时,要挖掘其区别于城市的农耕文化内涵,结合本土特色,根植于农耕文化内涵的现代休闲农业,才能迸发出更持久的生命力,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挖掘稻作文化,与休闲农业相结合,具体该如何实践,亮眼辨景总结了以下几点,希望与大家交流学习:

1、有形文化与无形文化相结合

稻作文化开发的过程中,既要重视有形文化发展,也要重视无形文化的发展。

有形文化载体包括土特产品、传统工艺品,明信片以及旅游纪念品等,如壮族绣球,白族扎染,苗族银饰都是大家喜闻乐见的旅游纪念品,是行走的旅游名片。

无形文化包括民俗活动,神话文学 、餐饮特色, 开发一些独特的、游客可以参与的农事活动或土特产加工项目;将这些无形文化与休闲农业旅游相结合,提高游人的参与性。民俗活动的应用在这方面有许多成功的案例,如西江千户苗寨的吃新节的举办,傣族的泼水节,壮族的三月三等等,都应用到了旅游项目当中。游人不再是简单的观光,还可以参与到这些民俗活动当中,与苗族人一起跳芦笙舞,与傣族人相互泼水祝福,与壮乡人民对唱山歌。如此,游人的旅游体验得以丰富,稻作文化的渗透层面也更为深入。


2、文化的开发与保护相结合

花山壁画作为世界同类岩画中单位面积最大、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一处岩画,被誉为是中国的最大标志。随着花山壁画的申遗成功,其文化价值进一步提升。目前花山壁画旅游开发较为滞后,配套设施不完整,交通仍有待提高,旅游资源未能得到整合利用。一旦这些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花山壁画开发具有美好的发展前景和深层发展潜力。

而比开发更重要的是保护,壁画脱落严重的地方搭了脚手架维护,有些路段甚至进行封锁,虽然影响到观光,却十分有必要文化的开发要建立在保护的基础上,否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3、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相结合

稻作文化是巨大的财富,对稻作文化进行传承,可以通过建立稻作文化博物馆,稻作文化体验园,稻作文化主馆等重现先民劳作、犁耕等情境, 使游客身临其境般体验远古耕作文明,对稻作文化有很好的了解与传承。


文化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稻作文化在新时代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杂交水稻的培育让中国的水稻培育水平站在了世界领先地位,,这便是新时代的稻作文化。我们的目光不应该只放在远古的农耕文明,也要发展新时代的稻作文化,建设杂交水稻相关的博物馆, 将新时代稻作文化与休闲农业相结合。休闲农业不只是观光娱乐,它还应该承担传承文化和科普教育的职责,而且这样的文化场馆一旦建成,对于稻作文化休闲品牌的树立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稻作文化在新时代不仅仅通过一些旅游项目来发展,更可以发展为一个新的旅游项目,如江西万年国际稻作文化节、萍乡国际傩文化节、江苏无锡米市文化节等,都取得很好的成绩,产生了巨大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稻作文化博大精深,面对它,我们总是心存谦卑又为之着迷。稻作文化又赋予了建设现代休闲农业取之不尽的灵感。将稻作文化完美地融入现代休闲农业,是我们一张写不完的答卷。


编辑 | 然然

作者 | 郭亮

版权声明

本文版权归『亮眼辩景』所有。

转载请在后台联系然然取得授权。

然然电话

18126225575

投稿邮箱

gldesign@qq.com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