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如果有人跟您说
以后人人家里都有私家车
相信您内心是拒绝相信的
毕竟在小编看来
那时候能坐“小轿车”上学的人
啊呀妈呀那真是土豪啊……
但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私家车满大街跑,到处都是车车车车,一到节假日高速变停车场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儿,更不用说车辆停放的问题了。
无锡市内的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加。然而,有很多私家车主交通安全意识淡薄,常常为了贪图一时方便,随意停车,甚至占用车道,完全不考虑自己的行为带来的影响,交通干道乱停车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不仅乱停车现象本身已经成为了妨碍交通畅行的一个重大疾病,而且由乱停车引发的交通堵塞,事故频发等问题,也正越来越困扰出行的市民,甚至危害人们的人身安全。
在阳光直街路段,无论是白天上班高峰,还是傍晚下班高峰,道路两旁都密集地停靠着车辆,严重阻碍非机动车道,自行车和电动车都不得不和机动车“抢”车道。平时虽有交警经常去贴罚单,但还是屡禁不止。
某周末,在长江北路禁止停车的路段,因为两辆小车的随意停靠,致一条机动车道阻塞,继而导致行车缓慢,交通拥堵。
建筑路靠近盛新大桥路段,人行道上没有划出停车位的地方,却一直有至少10辆车,随意停放。原先只停靠一侧,现在发展到两侧都停,不仅占用人行道,造成行人行走不便,而且路面因被车辆碾压,已经坑坑洼洼,地砖大面积损坏。
因为交警和数量有限,不可能照顾到无锡所有路段,所以很多乱停车现象交警或都没能看到,也就不会有处罚。于是,很多司机就会存在侥幸心理,想着反正执法人员也不一定会看见,然后继续随意停车,交通状况每况愈下。
为此政协委员余小鹰等建议:
发动市民,大家一起参与,共同监督、阻止乱停车。具体实现办法就是路人可以拍摄看到的违停车辆,包括车牌和确认驾驶位没有人的特写镜头,发往无锡交警或的微信公众号或相关渠道,由执法人员视情统一处理或处罚。必要时可由执法部门联系车主,转移车辆;情节严重的,直接扣车拖离现场。
2013年,无锡共查处“违停”车8.78万辆、2014年查处10.3万辆;2015年上升到了12万辆。
从2014年6月1日起,对解放环路、中山路、人民路、学前东路等22条违停现象严重、群众反响较为强烈的路段实施加重处罚,处罚标准由原来“罚款50元不计分”提高到现在“按照违反禁令标志处100元罚款并记3分”。
通过一系列高压严管举措有效遏制了违法停车猖獗的势头。但彻底消除违停现象还有一定难度,尤其在一些支路、次干道、背街小巷,违停依然屡禁不止甚至呈蔓延趋势。
对此,,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1加大教育宣传力度
通过新闻媒体和手机“双微”等媒介进行宣传引导,公布停车区域、曝光违法行为,呼吁市民遵守交通法规、文明守法停车。
2加大巡逻管控力度
对一些关键区域比如城市交通要道、出入小区的主要通道等采取高频度、高密度的滚动整治,进一步遏制违停占道现象。
3加大停车资源挖掘力度
充分利用符合条件的道路、闲置空地施划停车泊位,鼓励单位停车场地向社会公众开放,同时向相关部门提出增加市区停车场的建议,进一步缓解停车供需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