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最新资讯> 病例分享|羊镇宇:替格瑞洛用于反复支架内血栓的治疗(全国第一例替格瑞洛病例)

病例分享|羊镇宇:替格瑞洛用于反复支架内血栓的治疗(全国第一例替格瑞洛病例)

2021-05-30 15:34:36
『推荐理由』 支架内血栓大部分表现为STEMI,但也有少部分患者从症状到心电图改变均呈非特异性。因而在支架植入后患者出现提示缺血的症状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并进行必要的检查明确。该病例在支架术后8天发生支架内血栓形成,需要考虑两方面的因素:器械操作因素以及药物抵抗。器械操作因素通常包括支架尺寸不合适、边缘夹层、膨胀不全、贴壁不良等。该病例在替罗非班停用后反复发生支架内血栓,诊断药物抵抗是成立的。替格瑞洛不经肝脏代谢,抵抗发生率低,在人群中的药效比较一致,是氯吡格雷抵抗的首选药物。患者在后续的随访中发生了消化道出血、手术等事件,调整为替格瑞洛单药使用并未发生血栓,这一点对于临床实践具有启示意义。
病史资料(男,63岁,60 Kg)

就诊时间: 2013年1月。

主诉: 因“反复胸闷8月,加重2天”入院。

现病史: 患者8个月前开始出现反复胸痛,呈胸痛,位于胸骨中下段,多巴掌大小范围,常于走路,爬楼时发作,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以缓解,一般持续3~5分钟,发作不频繁,未重视,2天前始患者胸闷症状再次发作,症状较前加重,稍体力活动即可发作,夜间伴有阵发性胸闷。

危险因素: 高血压10年。

既往史: “高血压病”病史10余年,平时服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螺内酯”控制血压,血压控制在130/70 mm Hg左右。

个人史: 无不良嗜好。

体格检查: 体温36.5℃,脉搏88次/分,呼吸16次分,血压120/70 mm Hg。神志清楚,查体合作,自动体位,平卧位。无颈静脉怒张,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心音有力,律齐,心率88次分,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明显水肿。

实验室检查: 肝、肾功能、电解质正常。血脂、血糖:TG 3.41 mmol/L、TC 3.45 mmol/L、LDL-C 1.34 mmol/L、HDL-C 0.80 mmol/L、ApoA 0.97、ApoB 0.68、GLU 6.28 mmol/L。

心电图: Ⅰ、aVL导联 ST段压低,T波倒置,胸前导联T波低平。

初步诊断

病症: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劳力性心绞痛;心功能Ⅱ级;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

给药情况: 阿司匹林 0.1 g qd;氯吡格雷 75 mg qd;瑞舒伐他汀 10 mg qn;单硝酸异山梨酯片 20 mg bid;培哚普利 4 mg qd;美托洛尔缓释片 47.5 mg qd;曲美他嗪 20 mg Tid。

冠脉造影

造影时间: 入院第四天。

蜘蛛位,肝位造影: 前降支中段以后慢性闭塞,看不到远段血流。

右冠造影: 前降支远段显影,闭塞段不是很长。与家属沟通建议行PCI手术治疗。

第一次手术过程

手术过程: 静脉追加7000 U肝素钠后,以Seldinger法穿刺右股动脉,置入7F鞘,经由鞘管送入左3.5 EBU指引导管进入左冠脉口,导管中送0.014″ PILOT 50导引钢丝穿过闭塞病变处到达前降支远端,先后以1.5×15 mm球囊及2.0×20 mm球囊预扩张前降支近中段病变(12 atm),复查造影显示前降支中段严重狭窄95%,以2.75×33 mm雷帕霉素药物支架置入(14 atm),复查造影显示狭窄病变消失,血流TIMI 3级。

第一次术后情况

术后情况: 诉胸闷(患者术后第五天夜间洗澡后再次出现胸闷不适,含服硝酸异山梨酯后缓解),胸痛不明显,予查心电图、心肌酶谱。考虑CTO术后缺血再灌注损伤或前降支小分支丢失所致的局部心梗可能, 不除外支架内血栓形成,继续动态观察心电图、心肌酶谱演变,加用替罗非班抗血小板治疗,患者症状较前明显缓解。予术后第八天复查冠脉造影术。

术后心电图: 与术前无明显变化,胸前导联R波进展不明显。

心肌酶谱:

治疗方案: 继续动态观察心电图、心肌酶谱演变;ASP 0.1 g qd;PLAVIX 75 mg qd;低分子肝素克赛 0.6g q12h;加用替罗非班抗血小板治疗(微泵维持24 h),患者症状较前明显缓解。

再次冠脉造影

蜘蛛位,肝位造影: 前降支近段以后完全闭塞。可见血栓影。与家属沟通,再次行PCI手术。

第二次手术过程

手术过程: 静脉追加8000 U肝素钠,PILOT 50导引钢丝顺利通过闭塞处至前降支远端,抽血栓导管反复抽出少许碎片状血栓,复查造影,提示前降支远段显影仍欠佳,血栓负荷重,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13 ml,考虑支架内血栓原因是否有贴壁不良,或支架近段有小夹层(影像发淡),遂予LAD近段植入3.5×24 mm雷帕霉素支架(14 atm),原支架内近段3.5×24 mm球囊后扩,复查造影显示血流TIMI 3级。

第二次术后及随访

药物治疗: ASP 0.1g qd,氯吡格雷加量至 75 mg Bid,低分子肝素克赛 0.6 g q12h,静脉用替罗非班72 h。

术后情况: 患者无胸闷不适。72 h后停替罗非班,准备次日出院。于停用替罗非班四小时后,患者诉胸闷胸痛,急查心电图、心肌酶谱,考虑急性心肌梗死可能,家属拒绝再次手术治疗。予阿替普酶100 mg溶栓治疗,溶栓成功。

心电图变化过程: 急查ECG:胸前V1~V4导联ST段抬高,提示前壁心梗。

心肌酶演变过程:

治疗方案: 诊断急性心梗,支架内血栓形成。家属拒绝再次手术治疗。予阿替普酶100 mg溶栓治疗,溶栓成功。

溶栓过程

溶栓1 H心电图:

溶栓1.5 H心电图:

溶栓2 H心电图: ST段回落,T波倒置,患者明显缓解。

溶栓后3天: 心电图恢复。

PCI术后及随访

术后情况: 1、患者二次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氯吡格雷剂量加倍无效,静脉用替罗非班有效,考虑氯吡格雷抵抗可能。2、寻找抗血小板新药:西洛他唑、华法林、替格瑞洛(当时未上市)。溶栓后3天停氯吡格雷 75 mg bid,替格瑞洛 180 mg负荷一次,2 H后停替罗非班,改替格瑞洛 90 mg bid抗血小板治疗(国内第一例)。

术后随访结果: 1、患者未再有胸痛,主要表现为心衰,多次复查心电图、心肌酶谱无变化,心功能好转后半个月后出院。出院一个月后复诊患者一般情况好,心超:LVDD 54 mm,EF 56%。2、出院两个月后黑便五天再次入院,HB 74 g/L。

问题: 是否停阿司匹林、替格瑞洛双抗治疗?还是单停阿司匹林或替格瑞洛?

治疗方案: 停阿司匹林,继续替格瑞洛治疗;加用静脉PPI,忌用止血药,观察出血情况,必要时胃镜检查。2天后大便转黄,OB隐性。5天后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继续PPI治疗,单用替格瑞洛。

再次随访结果: 1年后病情稳定。复查冠脉CTA:支架通畅。

故事继续: 2015年1月下消化道出血住院,肠镜示升结肠癌;2015月1月底行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术前停用替格瑞洛7天,术后1周恢复替格瑞洛 45 mg BID。2月测血小板聚集率(比浊法)22.5%。6月测血小板聚集率(比浊法)26.5%。2016年1月无不适。

对替格瑞洛评价: 更有力的拯救:拯救了患者。拯救了医生。

病例总结

病例分析及总结: 1、患者中年男性,高血压病史10年,以劳力性心绞痛收入院,药物治疗及PCI治疗收益不佳,患者反复出现胸痛症状,强化抗栓(氯吡格雷 75 mg BID)治疗后仍出现支架内血栓形成,考虑氯吡格雷抵抗。2、两次PCI手术,并且溶栓治疗后,换用替格瑞洛(全国第一例),患者病情缓解,无胸痛以及支架血栓形成事件,随访3年亦无反复。3、替格瑞洛相比较其他抗血小板药物,起效及达峰时间快,抗血小板作用更强,并且不受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影响。

医师介绍


羊镇宇,无锡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南京医科大学专职副教授。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无锡市名医,无锡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卫生系统拔尖人才。无锡市医学会心血管学会主任委员,无锡市心血管内科诊疗中心主任,中国微循环学会理事,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心脏重症专家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心血管学会委员,江苏省中西结合学会心血管学会常务委员,江苏省冠脉介入学组委员,国际循环杂志编委。擅长顽固性高血压、冠心病及心血管疑难、危重疾病的診治,尤擅长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及心脏起搏器植入、先心介入封堵。

二维码(扫一扫即可分享)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