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引各方争奇斗艳
博采众长
终成就一代名家
大世界曾是南北戏曲轮番登场的演艺中心,更是许多名角儿的发迹之地。京剧名伶孟小冬、滑稽戏大腕杨华生、沪剧名家杨飞飞、昆剧表演艺术家张铭荣等都是在大世界的舞台上勤学苦练,最终成名的。
纪实频道倾情呈现纪录片《大世界》
述说大世界的百年传奇
3月30日 20:00 首播
一代“冬皇”孟小冬
孟小冬出身梨园世家,7岁开蒙,天生一副好嗓子且悟性很高,很快就小有所成。
由于当时京剧女伶的风潮未开,许多在大舞台演出的京剧名家都不愿与女性同台。孟小冬只好在无锡、上海等地的游乐场做些“髦儿戏”。
上海大世界初创时,评弹、大鼓、滑稽戏等都能请到名角儿,唯独京剧只请到了三流角色。当时,大世界老板黄楚九看中了在城隍庙游乐场演出的孟小冬,把她请到了大世界。
1919年12月1日,年仅12岁的孟小冬在大世界的“大京班”登台,一个月内演出39场。她初出茅庐便与当时的上海名伶李春兰、露兰春、粉菊花等同台共演,越唱越红。
孟小冬剧照
孟小冬在大世界首创了女唱生戏、男扮女角,可谓雌雄莫辨,乾坤颠倒。
黄楚九于是把大世界的“大京班”改名“乾坤大剧场”。据说,正是在大世界的后台,孟小冬初次见到了那个年长她20岁、影响了她一生的男人——杜月笙。
孟小冬从大世界开始走红,当年上海京剧界的新秀终成一代“冬皇”。
沪剧名家杨飞飞
沪剧名家杨飞飞从小就在大世界内学艺。她12岁开始学习文明戏,13岁时经人介绍正式拜文明戏老先生吴铁魂为师。吴铁魂非常宝贝这个女弟子,每天在大世界戏馆门口把杨飞飞抱进去,连电梯都不肯坐。
童年的杨飞飞
大世界里汇聚了全国各地的曲艺形式,从一楼到四楼,每天不同剧种轮番上演。杨飞飞一有空就往各个场子跑,一边看一边模仿。在这里她不仅学了洋装文明戏,而且南腔北调都会唱。
大世界儿童申曲班演员合影(前排左一为杨飞飞)
当时大世界底层有个儿童申曲班演出,演戏的都是和杨飞飞差不多年龄的少男少女,一次杨飞飞看得入迷差点误了自己的场。后来,她拜创办儿童申曲班的丁婉娥为师,也成了儿童申曲班的小学员。杨飞飞原名翁风请,由于丁老师夫家姓杨,便给她取了艺名杨飞飞。
杨飞飞剧照
正是通过大世界里勤学苦练,杨飞飞和当年的小伙伴们终于学有所成,逐渐成长为活跃在沪剧舞台的一代名家。
滑稽戏泰斗杨华生
除了沪剧,当年大世界内最吸引观众的,还有这里土生土长的滑稽戏。滑稽戏界的大腕杨华生、笑嘻嘻、姚慕双、周柏春,都是在这里唱响了名声。
滑稽戏泰斗杨华生自幼爱唱京剧,但因父母反对只好放弃。1931年,杨华生考进大世界华光新剧社,当了一名演文明戏的实习演员。
在大世界里,杨华生接触到了各式戏曲,没想到对滑稽戏产生了兴趣。后来,他拜滑稽戏名家鲍乐乐为师,成为了一名滑稽演员。
杨华生在舞台上塑造了许多难忘的艺术形象,《七十二家房客》里的“三六九”、《苏州两公差》里的张超等几乎是家喻户晓。
张华生剧照
《七十二家房客》剧照
从京剧梦想到文明戏演员,最终“意外”成为滑稽戏名家,杨华生的从艺路或许应感谢大世界这个开放包容的舞台。
昆曲大家张铭荣
昆剧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如今高雅艺术的代表。但实际上,昆曲早年在苏州发展起来后就慢慢衰落了。很长一段时间内,昆曲的班子都没有地方演出。正是上海的大世界容纳了昆曲,使它的火种得以保存,日后才能逐渐走向繁荣。
张铭荣剧照
《盗甲》是昆剧表演艺术家张铭荣的拿手剧目之一。1961年,刚从戏曲学校毕业的张铭荣进入了大世界演出。
在大世界里,张铭荣看到了“大京班”演出的《金钱豹》。里面孙悟空和金钱豹的一场打戏中,扮演孙悟空的演员在桌子和椅子上表演了各式空翻,让他念念不忘。
二十多年后,张铭荣反复揣摩练习,终于把《金钱豹》里的绝技化为己用,让《盗甲》在自己手里重获新生。
大世界里名家辈出,各种剧目推陈出新。这是大世界的百年历史,也是上海戏曲的百年发展史。
明日推送:
《大世界》之游玩篇
——《一百年前上海人玩什么?》
纪录片《大世界》
倾情呈现大世界的百年传奇
制作
真实传媒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
上海淮海商业(集团)有限公司
设季荟(上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上海淮海商业集团大世界文化运营有限公司
联合出品
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
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
播出
纪实频道 3月30日 20:00 首播
新闻综合 4月01日 15:10 播出
艺术人文 4月03日 18:35 播出
敬请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