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省公安厅交警总队今年梳理出,全省有100起以上违法记录的车辆264辆。其中,南京高违法车辆最多,达42辆。“违章王”在无锡,违法曝光达592起。
这些数字看得人瞠目结舌,于是,我开始好奇,这些车辆的所有者和驾驶人会受到怎样的处罚呢?
如今的电子警察称得上“天网恢恢”,那些车辆和驾驶员如此堂而皇之,根本不象东躲西藏的通辑犯,怎么会找不到?天网已然恢恢,为什么不能“疏而不漏”呢?
2015年开始试行的交通失信管理办法,到现在试行了一年多,究竟发生了怎样的作用,有多少人因此受到了限制?
音频、文字 | 马青
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对今年以来交通安全违法高发的车辆情况进行了分析研判,梳理出全省有100起以上违法记录的车辆264辆。其中,南京高违法车辆最多,达42辆。“违章王”在无锡,违法曝光达592起。这264辆车在今年产生的交通违法曝光均超过100起,其中逾期未检车辆163辆。在南京的42辆高违法车中,有20辆是过检车,其中过检时间最长的一辆为苏A3BS96,过检近4年,今年还新增了195起曝光。
这些数字看得人瞠目结舌,于是,我开始好奇,这些车辆的所有者和驾驶人会受到怎样的处罚呢?
报道没有详细说,肯定是要根据具体违法的情况依法对待,比如,该扣分的扣分,该罚款的罚款,该吊销执照的吊销执照,但首先是交警得找到这些车辆和使用者。
这也是我另一个好奇的地方,四年没有年检,曝光还如此之多,这不可能是交警部门第一次发现吧。话说,如今的电子警察称得上“天网恢恢”,那些车辆和驾驶员如此堂而皇之,根本不象东躲西藏的通辑犯,怎么会找不到?天网已然恢恢,为什么不能“疏而不漏”呢?如今可是匿名发个网贴的人都能被找到的信息时代啊。
按照报道说的,交警部门的意思是,多次恶意违法有可能被认为是交通失信,交通失信会有什么后果呢?评优评先、公务员招录、客运行业的聘用、信贷、等会受到限制,保险费用会上涨。可是,如果这个人既不是一般单位员工,不在乎评优评先,也不去考公务员,也不是客运行业的从业者,又可以绕过银行信贷,保险费用上涨,大概跟他们不在乎交交通罚款一样。那么,这些失信条款对他们真的有很强大的约束力吗?
或许,我们需要一份新的大数据来安安心,那就是,2015年开始试行的交通失信管理办法,到现在试行了一年多,究竟发生了怎样的作用,有多少人因此受到了限制?
不知道他们受到了怎样的处罚,这样的曝光只会让我们象吞了个苍蝇一样难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