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交流故事> 游•感言 | 小学老师收藏百余种益智玩具

游•感言 | 小学老师收藏百余种益智玩具

2020-11-26 11:28:32
他总结玩的经验,已编写7本教材
□王思然

孔明锁、九连环、鲁班锁、正方锁……记者昨天来到杨印建的办公室,他给记者展示了70多种益智玩具。这其中有中国传统的游戏,也有美国的“七巧板”,还有层出不穷的新游戏积木。这还不是杨印建全部的益智玩具,他林林总总一共有100多种。
小积木蕴含古建筑的榫卯结构,为破解一个小方块,他可以坐6小时

杨印建估摸着30多岁,他说,他在2011年接触到益智游戏,当时他打电话给北京图书馆,向工作人员查询各种相关资料和文献。

“一开始是北京图书馆工作人员寄给我,后来次数越来越频繁,他们就推荐我上‘中国之网’查询。”在做了大量文献资料的搜集和研究后,杨印建自己总结整理出了笔记。

之后,他开始关注身边的益智玩具,旅游时买,平时网上淘,还特地赶去无锡惠山拜访做传统玩具的老艺人。

“你别看就几块木头,这其中蕴含着古建筑的榫卯结构,千变万化。”今年暑假,杨印建在家研究一个名叫“潜规则”的益智玩具。面对一个6块木头的小方块,杨印建硬是坐了6个钟头。终于,原本严丝合缝相互交叉、咬合在一起的一个东西,被大卸6块了。不用说,他在这个小方块里头埋头钻研,兴致盎然,劲头不减。

秘密被揭穿,满足了好奇心也探索了其中奥秘

观察这些木头玩具,方的、圆的、心形的,还有一些形状怪异的孔明锁,有的有上百种摆放和组装方式。杨印建是小学老师,他的这些玩意儿也吸引了同事和朋友。
每天,都有好奇的同事伸手拿起一件,左看看右看看,摸索着开始拆卸。原来是些中部有着不同凹凸缺齿的长方体小木块。放下这块拿起那块,反复尝试,每一个步骤都以为不会错了,却又总不对头,终于拆开一块,让人欣喜不已。

杨印建认为,每一次拆卸的过程都是一次探索,揭穿秘密,好奇心得到了满足。“拆是一部分,拼装回去难度更大。”
研究成果自编成教材用于教学,学生为了上他的课,桌椅不够宁愿站一节课

杨印建在玩的过程中,不仅收获了揭秘的乐趣,还能从中发现自己工作中的问题。由此,他觉得这种“玩”的方式可以应用于教学。《玩转九连环》、《巧解连环》、《智力鲁班锁》……杨印建总结玩益智玩具的经验,编写了7本教材。

今年他第一次在学校开设兴趣班,有22个学生报名,可是教室只有20套桌椅,于是便有两个学生站着上了他一个学期的课程。

杨印建爱引用席勒的一句话:“只有当人是完整意义上的人,他才有戏;只有当人游戏时,他才完全是人。”这些玩具,还能钻研出多少名堂,杨印建没法预测,但他始终相信,随时都会有新的发现。


技术支持:江苏阿新达软件科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