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听说关注了的人 运气都不会太差
微信搜索
【无锡吃货研究所】
以前总觉得喝酒的都非善类,对酒多多少少有些世俗的坏印象。可后来意识到,酒不过也就是个载体,你把它当作什么,它就会变成什么。
人生第一次喝酒应该是在大学毕业,好像每个人只要经过这样一个分水岭,就可以理直气壮地成为“大人”。有人说,不想郑重其事地告别,这样或许还有再会的可能。但人毕竟就是情感类的动物,饭局还没有开始,那种身临其境的氛围也会让所有人觉得:这一次有点不一样。
每个人都按顺序去舞台上告别,说说四年来的经历、感慨、最想感谢谁。以为把情绪假装收藏很好的我,还是在说着说着的过程中哭得没了人样。然后,那个陪伴我走过重要四年的女同学走上来,紧紧地抱住了我。她带着我一起走下去,一杯接一杯地干掉了桌前的酒。这个时候,才发觉原来酒还有这样的味道,竟然也一点不觉得苦涩难咽。好像只有在酒精发挥作用的状态下,才能感觉到些许的踏实。
为什么酒不好喝,还有那么多人喜欢?对于很多人来说,喝酒并不像吃蛋糕是因为美好的味道,而是由于微妙的体验,喝酒之后情感变化的那种所谓的“兴奋感”。
工作之后,也鲜少喝酒,唯一喝的高兴的就是和公司的小伙伴团建的时候。那种酒喝的也是情绪,并不是酒本身。吃美食,玩游戏,配着来点酒助兴,兴许没有比这更令人自在又惬意的事。才会明白曹孟德所言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乐趣。
另外,喝酒大概也是能辨别关系亲疏的最直接的方式之一。没有彻底喝过一次痛快的酒,可能也算不上是好基友。比如说,至少你不会和不熟的朋友喝酒,最后还尴尬地原形毕露。那些隐藏在你心里或者身后的最赤裸裸又不可轻易言说的东西,都有可能在酒后一股脑全部“吐”出来。所以,在挑选喝酒的对象时,你早已明白,他们是不是可以让你放心表露出最尴尬的状态也不怕失去的人。
下班路上,打开音乐播放器,随机的是好妹妹的一首《不说再见》。
【我相信 我相信的一切 变成火焰
照耀彼此的脸
茫茫人海相互看见】
那些陪伴我们走过人生每个不可复制阶段的人们,就像曾经喝过的酒,不会因为时间烟消云散,而是记忆越来越清晰。尽管南方的冬天湿冷得可怕也依旧没有下雪,可还是特别想拉上相约的人,好好地喝一杯。仅仅是为了瞬间被酒氤氲的情绪,也已足够。
所以,要喝一杯吗?
点击阅读原文,更多精彩等你发现
关注无锡吃货研究所
带你用味蕾解读生活
美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