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上午,2017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榜单在北京发布,中梁地产集团入选“中国房地产企业综合实力40强”,名列第39位,较去年跃升了10位,这已是中梁连续四年跻身百强;同时,中梁还荣获百强房企“成长性TOP10”和“融资能力TOP10”。
从百强到四十强,中梁仅仅用了4年,被认为是中小房企的成长样本,引发业内普遍关注。究竟中梁式成长有何特点?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进行系列解读。
深耕三四线:踏准周期 精准布局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中梁快速成长的背后,首先离不开在土地市场的频频出击。近些年,在众多房企纷纷抢占一二线市场时,中梁根据市场形势和自身发展需要,坚持深耕三四线城市。
2016年中梁共收获68幅优质地块,进入41座城市,保持着平均一周获取一块以上土地的高速度,并逐步打开了投资布局。中梁投资发展中心总经理李和栗表示,“2016年中梁以浙江、江苏为主,兼顾安徽、福建、江西等区域,并且首度进入杭州、无锡、嘉兴等城市,进一步扩大了我们的布局版图。”
版图的不断拓宽和中梁切实推进投资的结构化、多元化和精准化是分不开的。在每次拿地之前,中梁都深入研究房地产市场周期和板块轮动,在不同区域、城市间做好结构,并根据市场发展规律,踏准节奏,做到“低拓高收”,市场低潮时“冲出去”,“收割”高性价比土地。与此同时,中梁还充分利用招拍挂、兼并收购、合作开发、勾地等多渠道拿地,坚持开放、合作、多元化的拿地模式。
为了更精准地实现精选城市、精确拿地,中梁结合企业自身拓展需要,构建并不断完善拿地模型模板,先后优化了城市准入模型、市场研究模板、投资测算模板等,进一步提高了投资效率和效益。
“2017年,我们还将重点关注以长三角三四线城市为主的区域,同时关注周边省市及区域,进一步拉开公司区域布局及架构。”李和栗表示。年初至今,中梁已摘获14幅地块,平均每周就有超过一块地入账。
创新营销模式:产品为基 聚焦服务
2014年,中梁地产首次进入“房企百强俱乐部”,此前一年,中梁年度销售额首次突破100亿元。此后,中梁持续保持高速成长,2015年销售额达到168亿元,2016年销售额增长至337亿元,同比涨幅超100%。
数据显示,2016年国内共有131家房企跻身百亿军团,形成阶梯式的五大阵营,中梁位居300-500亿元阵营。在这一阵营中,房企年销售额平均增长率为74.1%,相比之下,中梁超过100%的年增长率远远高于同侪水平。
中梁销售业绩的快速增长一方面得益于充足的土地储备,另一方面是基于优质产品和服务的独特营销模式。
产品力是制胜市场的关键,中梁深谙这一理念,对产品的重视首先体现为将产品的定位和规划前置到拿地立项环节,这也是中梁营销模式的一大特点。通过对区域产品结构、购买力、居住习惯、客户偏好等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自身的产品体系,中梁得以进行极其精准的产品定位。抓准了产品,自然也就抓住了客户,为后期销售打下基础。
在销售过程中,中梁着力于将优秀产品服务于客户,并形成了一套自成体系的营销打法,诸如对营销节点的排布、营销节奏的把控、营销手段的创新,乃至于对售楼处及示范区的包装和展示、明星效应的运用等等,无一不瞄准了客户的深层心理需求。
依靠这样的营销模式,中梁在布局之地屡屡旗开得胜,几个数据足以证明:2016年,芜湖中梁皖江壹号院首次开盘,2小时热销9成;宁波余姚中梁首府开盘当天销售458套;丽水中梁滨江首府首开销售套数超过500套......
2017年,中梁继续保持稳步增长的节奏,前两个月销售额挺进房企销售榜TOP30,名列第29位,正在朝着500亿元年度销售目标高歌凯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