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平故事》征稿 无论身在原平,还是远走他乡,请把那些或感人或励志或传奇或值得称道的原平故事分享给大家。本平台现征集原平相关文章、照片。 投稿邮箱:718070459@QQ.com。投稿时主题格式为“投稿+作品名称”。
转载自荒原侠客的博客
原平是文化大市,这文化大市中除了诗歌之乡名噪全国之外,书画的力量堪称一个高地。本文不说全国章草大家陈巨锁,也不说德艺双馨书画皆长的段体礼,我说的是两位在中国书画界名气虽然不大,但其基础扎实作品优美的实力派人物闫翎和亢怀柱。
一、浓墨淡彩绘家乡
闫翎籍贯山西原平,父亲是南下四川的老干部。1954年出生于四川梓潼,现居成都。他自幼酷爱绘画艺术,师从著名国画家龚学渊先生,擅长国画花鸟、人物。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插队回到原平老家,在原平农村生活了十余载,深得三晋民间艺术之薰陶,特别是受到原平本土文化的感染,使得他对绘画艺术有了更深的理解。1974年,他从原平参军入伍,成为一名空军战士。到了军营,他的绘画特长更是有了用武之地,他先后在团、师和军以上各级政治部从事文化宣传工作,其作品多次参加黑龙江省军区、沈阳军区和空军举办的展览并获奖。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百万大,他转业回四川,但一直笔耕不辍。
闫翎的国画研习各派风格,广纳大家精髄,独创岀泼墨细雕、色浓笔淡的风格。所画题材大都是花鸟蔬果,蕉叶顽石,从朴实的民间生活气息中凸显其传统笔墨之深厚功力和文化积淀,从简约的构图中品味到一种禅意和诗意。他集国画北派豪放和南派婉约秀雅为一体,大胆吸收其它画种的表现形式,花鸟构图开合有度,人物生动自然,赋色雅致,深赋人生哲理的思考,一位加拿大的著名艺术收藏家评论其作品为“草叶之间尽略世态风情,淡笔之下可窥人生沧桑,难得佳作!”
由于闫翎的青春年华是在原平这块黄土高原上度过的,因而他对这块高原有着特殊的深厚的理解。他的画以小品见长,可是他的小品多以家乡的生活为创作素材,将家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赋予艺术的灵性。比如他画过许多家乡的梨花、梨树,他笔下的梨花梨树,都有一种青春的生命和古老的忧伤。一幅《芳春照流雪》,画的是一株枝干虬曲的老梨树,但又以绽放的梨花彰显出勃勃的生机,两只依偎的小鸟鸣叫着青春的信息。他在题款中特别点染了“忆写故乡梨花”的字样,表明了他对家乡的热爱。他还以家乡的红高粱为素材画了一幅小品,五株红得耀眼的高粱亮出了秋天的色彩和丰收的喜悦,两只盘桓着的小麻雀似乎不想搅动这恬静的秋天。我们透过这一画面,除看到丰收和喜悦之外,还窥视到了一种勃勃的生机,一种嘭的力量。
此外,他还画滹沱河畔的芦荻鹭鸶,画同川的果树、画西山农村的南瓜、篱笆。不论画什么题材,他都赋予了感情和生命。他的手法是狂放的,用墨用色是大胆大气的,他的画是着色画,写意中夹杂着一些工笔,但他属于浓墨淡彩,准确的勾线显示出其扎实的功力,淡雅的着彩表现着高雅大气。我们在那粗犷的点线和大胆留白的构图中,看到一个黄土地上养育出来的汉子的雄浑大气,看到一个军人的刚毅性格。
闫翎的作品在巴蜀大地走红之后,先在四川绵阳市举办个人画展,还在《四川日报》、《成都晚报》和省级刊物发表美术作品百余幅。逐渐走出国门,到加拿大蜀湘画廊举办过画展。由于他的作品多是小品,适宜目前的居室悬挂,因而大部分画作被台湾、美国、加拿大、香港和国内的收藏家们珍藏。
闫翎是原平人,他成名不忘家乡,2010年,他回到家乡原平举办了个人画展,将自己的精品画作50余幅展现在家乡人民面前。画展成功举办后,他更是慷慨无私地将展览的全部作品赠送给家乡的单位和文化人士,显示出原平将军之乡的豪放大气。
二、恣肆浪漫写精神
亢怀柱先生是忻州书坛近年来杀出的一匹黑马,是原平书法队伍中的扛旗人物,他的书法在多种书画典册中珍藏,也散见于原平风景名胜区的石刻和忻州许多旅游纪念品中的工艺雕刻,他是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北京盛世轩书画研究院专职书法教授、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忻州市书协会员、山西雁门书画艺术学会副会长、原平市书协常务副主席、原平市书画艺术院院长。
亢怀柱另署老梦,1948年出生于原平市崞阳镇上丰洼村。他生在农村,但天资聪颖,好学上进。范亭中学毕业后,先在一些乡村中学和轩岗矿区中学教书,1980年调回原平教育局从了政,后来任过县政府办副主任、两个大镇的镇长、书记,退休前任原平市财委主任。
怀柱先生自幼喜好书画,在行政岗位上,忙里偷闲地练习书法,临摹魏碑唐帖。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曾赴江苏无锡书法艺术专科学校学习了二年,2000-2002年,又在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第九届研修班学习,从理论和笔墨实践上植根传统,博涉诸体,转益多师,经中心教授、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吴善璋、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主席赵望进、山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田树苌评点、辅导,书艺大进,取得了结业证书。
亢怀柱的书法功底扎实,活泼舒展中彰显稳健,端庄大气中透出灵秀。他一生从政,在当地来说,仕途还算顺利,事业较为通达,在他开始学书的时期,正值我国进行改革开放,,人文坛精神的觉醒,思潮的否定,个性解放的倡导,价值观念的更新,以及市民情感世界对传统审美趣味的动摇,汇就了一股汹涌澎湃的文艺思潮。这其中,书家们纷纷标新立异,使创造力的施展,激情的倾泻,个性的发挥,极具浪漫主义色彩。一向循规蹈矩从政的他,不仅在做人做事上开始觉悟,而且表现在腕底笔下,既有官场的顺利和传统的烙印赋予他的端庄华贵的特色,又有一种踏着时代节拍的创新意识和浪漫书风。从他的书风里,我们可以看到晚明时期徐渭和倪元璐的影子,有惊涛狂雨、风卷残云的气格,抒发着一种激越狂奔无可抑制的情感,同时以其奇崛恣肆、意态生动、雄浑高深的书风卓立于忻州书坛。山西省著名书法家张启明曾对亢怀柱的书法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传统功底扎实,以行草见长,取法二王,兼学颜米,又涉章草,既有厚重之气,又见笔法灵秀。偶作隶书,以汉隶为底, 多取《礼器》、《史晨》、《乙瑛》之法,又出己意,拙朴生动,又具雄劲之力,自然大气。
亢怀柱在忻州书坛的贡献还有一条是培养人才,提携后代。近年来,他和一些书画老友创建了原平市书画艺术院,被推举为院长。在书画院里,他开设了免费的书法训练班,每周都要上几次课,将自己的书法感受、自己在书法学校学习课程再系统地传授给原平的书法爱好者,使大家尽快得益,走上正路。他在原平本土进行书法教学活动的同时,还写出了60多万字的专题讲稿,并编撰完成了《砚边汇要》、《老梦论书诗六十首》、《颜书三稿艺术评介》、《天下三大行书详析》等书稿,目前正在筹划出版,这些书法专著,在理论上代表了忻州书法发展的一个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