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交流故事> 不仅仅是沙工人,整个张家港都该记住他!

不仅仅是沙工人,整个张家港都该记住他!

2021-07-08 13:43:52
钱伟长
1912年10月出生于江苏无锡鸿声乡七房桥村一个具有国学功底、创办新学的贫穷的诗书家庭。
钱伟长毕业照

钱伟长18岁那年高考,同时被清华、交通、浙江、武汉、,以中文和历史两个100分的成绩进入了清华大学历史系,简直就是文史天才;但是当时他的确是一个严重的偏科生,除了文史,数理化总分25分,英文没学过是0分。同年“九一八”事变后,钱伟长决定弃文从理,振兴中国,当时系主任吴有训的心里其实是拒绝的,但是在钱伟长的字典里没有放弃这两个字,他选择用自己的真情感动了系主任“破格录取”。
▼▼▼
当年被感动的系主任——吴有训
 
钱伟长也通过勤奋学习证明了自己的实力。毕业时,他成为了物理系中成绩最好的学生之一。之后又考取了中英庚款会的公费留学生,在当年公费留学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真的是万里挑一啊。随后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学习,跟随导师辛苦研究,用50天时间完成论文《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论》,,爱因斯坦看后,感叹这位中国青年解决了困扰他多年的问题。此文奠定了钱伟长在美国科学界的地位。1942年他获多伦多大学博士学位。1942年,、林家翘、郭永怀一起,,,并发表了世界上第一篇关于奇异摄动的理论,被国际上公认该领域的奠基人。
▼▼▼
1946年5月,钱伟长回国,应聘为清华大学机械系教授,兼北京大学、燕京大学教授。他历任第六、七、八、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名誉主席。1983年起,他以七旬高龄出任上海工业大学校长、上海大学校长。作为一名教育家,钱伟长提出了一套完整、丰富、系统、科学的中国高等教育理论,是对中国高等教育理论的突出贡献。 他提出了“拆除四堵墙”的办学理念  ;坚持“三制”(学分制、选课制、短学期制);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和人文思想 ;提倡和谐教育思想和美育思想,这些当时看来十分“前卫”的教改措施,如今已成为高等教育的主流方式。

那么,这么伟大的一位科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同我们张家港又有着怎样的渊源呢?

1984年,费孝通、钱伟长率领全国政协到苏南调查,沙洲县(现称张家港市)是重点,当时沙洲县刚建立了一所大学——沙洲工学院,是“破天荒的创举”,但办学困难比较多,特别在专业设置、师资力量等方面;而且上级对县里办大学,不是完全支持,迟迟不作表态。这一次沙洲调查,县领导干部大胆地向身任上海工业大学校长的钱伟长先生提出,请他作具体支持。钱先生一口答应:“我来做名誉校长”,而且亲自到沙洲工学院去走了一圈,同沙工的领导班子及部分老师开了座谈会,同意回上海后筹划一下,并再派人来深谈如何具体帮助沙洲工学院。
1985年,刚建不久的沙洲工学院
1984年9月15日,沙洲职业工学院名誉院长钱伟长与沙洲县委书记陈璧显及沙洲院师生合影
1986年3月10日,中外著名学者(钱伟长、张龙翔、黄丽松等)访问沙洲职业工学院
1987年7月25日,钱伟长向首届沙洲职业工学院毕业生颁发毕业证书
1988年5月8日,沙洲职业工学院名誉院长钱伟长来沙洲职业工学院视察指导工作
2005年名誉校长钱伟长到沙洲工学院视察
2007年12月3日名誉院长钱伟长(中)来沙洲职业工学院视察
 
钱老说到做到,他把这座张家港自己的大学称为“改革开放的产物”、“农村经济发展的结果”,对其倾注了很大的心血和关注。钱老当年担任全国政协常委等多个重要职务,相应的政务、教务非常繁忙,但他仍抽空来沙工视察和指导工作,次数达19次之多,对沙工的师资力量、专业设置、招生和分配等环节都非常关心,亲自谋划和作具体帮助。

沙洲职业工学院与保税区、沙钢集团齐名,被誉为张家港三宝。在2015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发布会上,江苏省沙洲职业工学院作为该年度报告亮点被提及,让人们不由得将目光聚焦于这个全国第一所县办大学。三十多年来,这所高校始终坚持服务地方。截至去年,沙洲职业工学院累计已有毕业生超过两万名,其中80%留在了张家港,在地方人才中占比达15%。院长钱东东认为,学院秉承钱伟长“眼光向下,开放办学”的嘱托,让这所学校走出了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微信号:zjgdaj
长按识别左边二维码关注我们
谢谢阅读,记得点赞哦!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