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交流故事> 什么是永恒可以打动人的东西?

什么是永恒可以打动人的东西?

2020-10-11 06:59:10



那么,采用讲述的表达方式能达到怎样的效果呢?下面我就通过来源于影片,《肖申克的救赎》的三个片段,来检验一下讲述表达方式的效果。 


 在影片中,一个服刑20年的囚犯要申请假释,警官衡量能不能让他获得自由的标准是,他出去以后对社会还有没有危害  警官:,你悔过自新了吗?”  


囚犯:“真的,我敢说我已经完全改变了。上帝为证,我不会危害社会。” 


 警官毫不留情地盖了一个章-不予假释,把他假释的申请驳回了。  10年后,囚犯又得到了一次假释的机会。  警官:“你被判无期已经30年,你悔过自新了吗”


囚犯:“是的,确实如此,老实说我已经改过了。上帝为证,我不会危害社会,我完全悔过自新了。” 


 警官再次驳回了他的假释申请。  你不妨替片中人物想一下,他入狱已经30年了,10年才有一次假释的机会。


他说的多么诚恳,“我完全悔过自新了”。悔过自新-这是什么?是事实还是个人看法?这只是你个人的看法,你没有能力打动对方,让对方觉得你悔过自新了。


为什么要打动对方?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你的未来可能就取决于眼前这个人的决定,你要打动他,因为他手里有权利决定你的职业,决定你的未来,但想要打动对方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过了十年,囚犯又得到了一次申请假释的机会,这一次他是怎么说的呢? 


 警官:“,你悔过自新了吗?” 


 囚犯:“悔过自新?我不懂这是什么意思。我后悔犯罪吗?没有一天我不感到后悔的,但并非因受处罚才后悔。我回首前尘往事,想到当年那个犯下重罪的小笨蛋,我想跟他谈谈,我试图讲道理,让他明了。但我办不到,那个少年早就不见了,只剩下我这幅垂老之躯,我得接受事实。”


警官终于被打动了,假释被核准了。  为什么这段话最终打动了有权利决定他命运的人?  


首先,对时间的使用恰当、有效。与前两次相比,第三次对话时,囚犯讲述的时间明显长了,对时间的使用更加合理、有效了。


当别人让你说话时,除非他阻拦你,不然就要充分尽量表达你想说的,因为那是你的时间,你有权利使用它。  


其次,说话有次序,并且次序很清晰。他先说的是,你是不是觉得我后悔呢;然后说的是,我每天都在回想往事;最后再说到眼前,我只剩下垂老之躯,确实不可能再危害社会了。  


最后,他的讲述中有故事并且能打动人。前两次他只是说“我悔过自新了”,这次他说的是什么?我确实想跟当年的少年沟通,但是很遗憾,这是不可能的了,今天我只剩下这副垂老之躯。


这就是事实,这个事实得到了他人的认同:是啊,他已经是这个样子了,他用了40年时间在回想往事,他对过去的自己说,也可能对所有的小孩说:别像我这样。


因此,听到这个事实的人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他已经是个老头子了,他出去以后不会再危害社会了,可以批准他了。


无锡青年创客 | 创业学习聚集地

微信ID:wxchuangke-01

长按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随时随地低成本实战互联网创业学习社群


推荐创业者阅读







既然你已经辞职,能不能跟我说说公司问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