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发巨明2017商务年会在无锡成功召开
12月8日,国内著名农机制造商--中农发巨明集团在拥有“太湖明珠”之称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江苏无锡召开中国农发巨明集团2017经销商、供应配套商年会,来自全国的400多名优秀经销商代表、200多名优秀配套商代表共聚一堂,共襄盛会,共话未来。
巨明集团总经理崔守波在会上做“不忘初心 诚信合作 创新发展 共创辉煌”的主题报告。开场一句“不光是巨明健康的活着,包括在座的各位经销商、供应配套商都还健康的活着,大家一路走来,真的都不容易”了打动人心。崔守波说,2016年是非常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国内外经济环境持续不好、农机市场整体下滑的形势,用户购买力下降,补贴资金紧张,国二升国三等一系列不利因素,大家能够顶住压力,经历风风雨雨,能够活下来,确实是不容易!我们巨明在这种艰难的大环境下,虽然销售量有所下降,但是我们的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了,小麦机、玉米机实现了零库存,特别是玉米机产销量跃居全国同行业第一位!
严峻的发展形势之下,崔守波认为,适者生存,在农机市场发展的转折点上,一些企业或许成为优胜者,而另一些企业难以逃脱被淘汰的宿命。他引用农机行业著名专家高元恩的话“现在农机工业正处于特殊时期,亟待转型和升级,在我们寻求行业新的发展方向的时候,也不能忘记当前的三个主要任务,一是提高产品质量,二是进行产品升级和换代,三是补齐短板。”“这就要求我们农机企业从机制、观念到心态,以及模式创新技术管理营销等,都必须有一种全方位脱胎换骨式的转型。2017年,我认为,靠谱才会赢!”崔守波说。
崔守波分析认为,2017年,农机行业非常艰难的一年,各省为清补贴库存,国二产品补贴截止到2017年3月31日或是政策底线;玉米主产区粮农收入遭重创,其他主要粮食作物价格平抑,用户整体购买力势弱;用户对国三产品持币观望态势未明显消除,影响用户购买力释放;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农机企业产能迅速增加,同质过剩非常严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国际农机巨头纷纷在中国投资建厂,势必加大国内农机企业压力。以上种种因素,深度影响2017年农机市场。农机市场将会更加残酷,行业洗牌将会进一步加剧。
不过,崔守波也认为,农机产业仍将是朝阳产业。中国制造2025描绘了农机未来发展的蓝图,农机行业十三五规划了农机制造的方向,对于巨明来说,公司产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节能,适销对路,有较好的销售市场,同时产品技术含量高、质量可靠、适用性强,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我们认为机遇大于挑战。”
崔守波透露,接下来,巨明将重点突出质量优先、创新驱动、管理筑底、员工为本等四方面的工作,继续追求“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持续盈利、和谐发展”的局面,把巨明打造成真正健康的企业。公司将重点研发多功能、智能化、经济型、适用型的农业装备机械,打造高端、专业的综合性农业装备制造企业,满足不同用户、不同区域、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为中国农业全程机械化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引领中国农机市场。
为此,巨明将采取如下措施:
一是增加投资和扩大规模,重点进行高效、智能化玉米联合收获机产品的开发和产能提升建设,多品种、差异化、全系列生产。增强产品地区适用性、增加多功能配置,推广液压驱动、无级变速、履带式等先进玉米机型,推广零部件通用机型,并向大型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山区丘陵地区、甜玉米种植区全面推广。
二是针对国内畜牧业发展和粮改饲的需求,重点开发茎穗兼收型玉米收获机械、大型青贮饲料收获机械,秸秆打捆机,满足农场及牲畜饲养的需要。
三是重点开发代表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向的大喂入量小麦机、8-12公斤小麦玉米互换割台籽粒收获机、大型纵轴流籽粒收获机械和种子类烘干机械。
四是积极吸引国外农机制造技术,开发大葱、花生、土豆、红薯等技术含量高、性能优越的根茎类作物收获机械,根据中农发业务发展需要和“”建设,适时开发甘蔗、油莎豆、剑麻收获机械,满足当前越来越多的经济作物收获需要;
五是开发高端智能的动力机械和耕种机械,建立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产品产业链。
同时,在中农发集团的领导下,巨明已经制定了十三五发展的战略规划,为巨明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十三五”期间,巨明将进一步抓住国家支农惠农有利政策机遇,不断提升企业在同行业的竞争优势。
巨明集团总经理崔守波
会场
优秀供应商代表、无锡中惠橡胶(中良胶带)董事长朱树生发言
打捆机
新型大豆收获机
7公斤喂入量收获机
10公斤喂入量收获机
青贮饲料收获机
茎穗兼收玉米机
5行玉米机
4行液压驱动玉米机
巨明688玉米机
3行四驱玉米机
2行四驱玉米机
2行履带式玉米机
意大利原装进口1004拖拉机
来源:农机质量与监督杂志(欢迎订阅,01059199099),
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中国农业机械化质量网
请长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