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调感悟——基层剪影
惠山区钱桥街道晴山蓝城社区 薛锦漪(2016届选调生)
一江明月一江秋。从南京的苦夏回到家乡无锡,随后驻扎在了社区,在晴山蓝城社区工作已有三月余,看过了九月重阳茱萸,十月金秋桂子。离开了学校,不变的是学习的过程。在初到任时,社区书记邓超曾想过将我安排在办事大厅,经过考虑之后让我与负责综治、调解社区主要问题的同事共用办公室,非常感谢邓书记给了我这样的机会。因此,我并不是从网络出发来了解社区事务,而是从一个个点,从问题和矛盾里面,逐渐学习到可能出现的情况,办事所需要遵循的流程、制度,算不得全面,但每一点都鲜明深刻。
“晴山蓝城社区成立于2010年7月,由原钱桥新村居委、桥南居委以及晴山蓝城小区合并而成。社区总面积1.49平方公里,现有3个社区事务工作站,102个居民小组,居民总户数7525户,常住人口18133人,流动人口5602人。”三个月过去,这些最开始像数学课本上的数据的信息逐渐立体,拥有了无数注解。
在我的感受里,由于社区人口数量大、流动人口多,社区人口管理工作难度比较大。尽管每月更新一次户籍资料,,社区的户籍信息和公安部门的记录相比,仍然会有一些出入。一是居民迁入迁出、流入流出信息并不会直接反映给社区,二是人口信息管理工作发展仍不成熟。在这种情况下,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强化居民小组长职责范围和责任意识,同时社区工作人员分片扁平化走访上门掌握信息,这样才能够多方面弥补信息的不足,这些也是社区接下来的工作主要目标之一。
三个月以来社区完成了很多工作,基层党建工作中的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学、讲、查、做、评”五字诀学习办法、党员自我查摆自我强化等等;评比工作中的星级社区、星级职代会等等;也不断地在推进落实民生工程,包括社区天然气管道基础设施建设、私房居民的自来水出户改造工程,辖区内8个老新村的自来水直供水改造,钱威路、育才路98弄等小区的楼道灯安装等等;社区今年也持续在投入资金解决老新村存在的一些遗留问题,对排污管道不畅的化粪池进行集中清理疏通、对破损道路、漏水屋顶进行修复,一些住户的具体问题由社区内居民向我们反映,由我们作为桥梁,帮助居民完成问题上报和确认流程,力求不断加强老新村公共设施管理水平,便利居民生活。有时任何一向工程都会持续较长时间,也需要考虑方方面面的事宜,所有的事务不会一蹴而就,也永远不可能一劳永逸,后续的维护同样需要社区、施工单位和有关物业方协同努力,最重要的是需要得到百姓的支持和认可。
学习,对每一个选调生而言都是一门必修课,去面对、去理解、去把握、去争取最接近群众的工作,基层是最恰当的起点。作为我个人而言,在社区的这一年,希望能够通过每一天扎实的积累更好的熟悉和体会群众语言,也能为社区的管理和发展注入一点新鲜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