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体战线火炬手
2021-10-25 10:00:41
在锡山区众多机关部门和社区村巷,随时都有可能迎来一位年逾花甲的来客。他身材魁梧,慈眉善目,精神矍铄,肩膀上常挎着一个沉甸甸的大皮包,走起路来晃悠晃悠的,但步伐稳健。见到领导干部,他常麻利地拉开那百宝箱似的挎包,或掏出一份报告、一叠资料,或取出一张报纸、一二本宣传老年健身和养生的书籍,笑嘻嘻地递上去。遇到年长的村社居民,纵然是素昧平生的,他都要微笑着上前搭讪,并从挎包中掏出基层老体协上报的台帐资料核对,看看有无差错和失实……
他就是锡山区老年体协主席高景良。提起高景良,该区可谓家喻户晓,许多人会脱口而出:“工作狂!” “生活就是工作”,这是高景良的真实写照。在常人眼里,老体职务是“三线闲职”,但高景良却如工作在一线,有时还要上“火线”。 高景良是遐迩闻名的孝子,家里像养老院。前几年,他将年届耄耋的母亲、岳母、继祖母长期赡养在身边,白天他不在家时请人服侍,早晚亲自照料,精心伺候。为了确保营养的多样性,光是一顿早餐,他都要精心配置20余种食物。他常说:“对老年人有感情,做老体工作才会有热情和干劲。”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是高景良的座右铭。凡是老年人需要的,他都会全力以赴。即如指导部分丧失锻炼能力的老人开展自身按摩活动,尽管不“出彩”,他却不遗余力。 高景良擅长“化缘”和交际是出了名的。他是有关领导办公室里的常客,常不请自到,提前等上班,或者索性晚点等下班,成为领导当天接待的第一个或者最后一个客人。有时,汇报完工作,已是万家灯火,公交车都乘不到了,领导派人送他回家。他还常是市、省有关领导的“不速之客”,诸如市政府、市体育局、市610办、市老年体协,甚至省老年体协等处,他每年都要登门多次,汇报工作,了解信息,寻求支持…… 心诚之至,金石为开。久而久之,尽管领导们有时也觉得有点烦,但更多的还是被他百折不挠的精神所感动。所以,他想办的事,十有八九能成功。江苏省老年体协常务副主席孔庆鹏对此尤为欣赏,赞叹说:“多年来,老高能与区、市、省三级有关领导保持密切沟通,很不容易!”孔庆鹏与高景良原来素不相识,之所以将锡山区定为自己的工作联系点,或许也是高景良常当“不速之客”结下的一个善缘吧。 高景良还积极寻求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家的支持。2011年,他提议设立专门奖项,评选“十佳”爱心人士,激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支持老体事业。如今,锡山区各界慷慨解囊襄助老体事业蔚然成风。2013年,区老年体协主编的《老年健身》报改印彩版,全年5万元费用全部由企业家袁宪华赞助。 高景良是土生土长的无锡人,普通话说不标准,却擅长演讲,其特色是顺口溜多,通俗形象,言简意赅,富有哲理。 “说得凶不算凶,钉得凶最最凶。”这是高景良常挂嘴边的顺口溜,也是他的行为准则。无论什么事,一旦决定要做,他便紧钉不放。老体工作本来就难,他自立标杆的创举,如推进普及、五化并举、普建台帐等,更是难乎其难。然而,这些常人眼里办不成的事,最终却一一办成了,靠的就是他那死死钉住不放的钉子精神。他常说,工作成效是钉出来的。各项工作尤其是有难度的工作,他绝不会满足于开会、发文、布置,总要亲临一线反复检查,直到全部落实到位为止。 “困难纵有九十九,办法总比困难多。”高景良坚信事在人为,无论面对什么难事,他都不会愁眉不展和举止失措。 高景良常说:“发展老体事业,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做好老体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推进老年健身,不会做过头,只会做不够。”十年来,他带领大家奋力拼搏,将老体工作的一块处女地打造成“莽莽高原上的一个高峰”。他赢得了“全国推广健身气功先进个人”、“江苏省老年体协先进工作者”等荣誉。但他并不满足,常发自肺腑地说:“还做得很不够。” 寒来暑往,青丝染霜。高景良挚爱老体工作的激情始终不变,将“三线闲职”当“火线战场”的工作态度始终不变,当好老体工作“火炬手”的雄心壮志始终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