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有非常之功,必为非常之人。
成功并非来自偶然,而是有着其必然性。
李嘉诚的办公室里有一副心志楹联,
是其为人处世的心态,
也是其一生遵守的人生信条。
今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办公室,
去看看他的楹联里,
到底有什么样的成功秘诀。
李嘉诚的办公室位于长江集团中心大楼的顶层,可以俯瞰香港整个维多利亚港。这是世界上最神秘的办公室之一,必须有特定的保安陪同刷密码卡,电梯才能抵达。李嘉诚就是在这里,指挥着遍布全球52个国家的近万亿财富。
李嘉诚的办公室整洁、简单,墙上最惹眼的是一幅书法: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
这是清代儒将左宗棠题于江苏无锡梅园的诗句,短短二十四字,却浓缩了古贤“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哲学——胸怀博大,致力高远,却为人和顺,中庸处世。
立志之道:发上等愿,择高处立
“发上等愿”,在佛理中意为心存济世,此乃大贵之内命相。《淮南子•主术训》曾言:“人无善志,虽勇必伤。”只有发上等愿,从好的上等意愿开始,才会有好的结果。
“择高处立”即为一个人有进取心,给自己定位,努力奋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深谙志不立,则天下无可成之事的道理。
这两句都是说大丈夫得胸中有丘壑,抱负远大,有成就一番大好事业之心。如李时珍放弃入仕之举,立志编撰详细药理全书,三十多年终成巨著《本草纲目》。
万事开头难,若要建功立业,得先有一个成就事业的远大宏图,追求越高,自身的成长就越快,才可贡献于社会。如《了凡四训》说的人有善愿,天必佑之,福禄随之,神灵卫之,众邪远之,众人成之!
有一个好的志向后践行,离成功不远矣。
处世之道:结中等缘,寻平处住
“结中等缘”, 指交往有度,既不拒人千里,也不过分亲密。
“寻平处住”,为低调处世,虽已名声在外,但不搞特权,与人平等相处。
人们常言:“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此两句话极好地诠释了固守江山的秘密,即为人脚踏实地,处世适度就好,不可锋芒毕露咄咄逼人之理。
若拒人千里,不就平处坐,有得势猖狂之疑。古来一朝得势便目中无人,极度猖狂者多无好下场,当其有难,昔日奉承者不见踪影,狡兔死走狗烹,没有情分在内。若过分亲密,情分牵扯太多,又会举步维艰,新政难施,威严难树。
与儒家所言相似:以势相交者,势去则倾;以权相交者,权失则弃。唯以心相交,淡泊有志,朋友不失。放低姿态,谦虚真诚,自会成为光环的核心,不战而屈人之兵,赢得尊重。
为人之道:享下等福,向宽处行
“享下等福”,惜福之义,大丈夫能屈能伸,能吃苦耐劳,懂得俭以养德,在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
“向宽处行”,是有包容大度的心,心胸开阔,为人不苛刻,包容下级的错误,对同级者表示理解和尊重。
人们容易被所得的迷雾蒙蔽眼睛,但成为欲望的奴隶后,就无法回到“发上等愿”的初衷,奢侈成性,诸事苛责。
据《韩非子•十过》记载:秦穆公有一次问由余:“你说,古代君主使国家兴盛和覆亡的原因是什么?”由余回答说:“由于勤俭而使国家兴盛,由于奢侈而使国家覆亡。”
尧用瓦罐吃饭、饮水、天下部落没有不服从的。尧禅位给舜,舜开始讲究起来,用木雕的碗吃饭,结果有十三个部落不服从他的命令。舜禅位给禹,禹更加讲究了,制作了各种精美器皿使用。结果有三十三个部落不服从他的命令。以后的君主越来越奢侈以至招来灭亡。
后来,唐代诗人李商隐取其意,写下“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也就是说,过度奢靡,不懂节制,离千金散尽也不远了。
若是奢靡时更做不到心宽,就会成为众人所指的苛刻的有钱人,把种种行为看在眼中后,必不得人心。
此二十四字的精华,就是身处劣势时,要有鸿鹄之志,大丈夫要立志做出自己的事业,吃苦耐劳,战略角度要高;身居高位时,也要戒骄戒躁,不可挥霍无度,心气不能太盛,凡事留有余地,与人打交道恰到好处,有良好的沟通,凡事多加理解宽容。
若能取其精华,为人既有打江山的慷慨情怀,又有守江山的极高情商,在矛盾中平衡,在前进中平衡,不断协调自身与外界,也就是成功者的修为了。
◎本文转载自“国馆文化”,转载请注明。
往期文章·点击阅读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大道知行】
单纯:商政文化与“子贡之问”
百年老店“瑞蚨祥”老板孟洛川的“儒商之道”
称雄明清时代的中国十大商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