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知道,无锡有多少人吗?
近年来,外来人口在推动我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方面起着积极作用,很多外来务工人员希望继续为我市的发展做出贡献,却面临子女入学难的困境。
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既是我市教育服务均等化的需要,更是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需要。
1公办学校教育资源紧张
由于城市配套的公办学校校舍、设备、师资有限,学校扩容用地资源紧缺,导致公立学校学位供不应求,难以接收更多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读。
2入学政策限制较多
如规定监护人在居住地暂住要满一年以上,要求提供儿童预防接种证和流出地出具的外出借读证明,要求工作地与居住地相同等。
3入学材料办理难
一些材料需要回原籍办理,办理部门模糊不清,如原籍出具的外出借读证明等。在实际办理入学时只要有一项材料办理不符合规范就无法办理入学。
为切实解决外来务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问题,民盟无锡市委建议我市出台一些政策措施。具体建议如下:
在公共教育资源不足的现阶段,允许社会资本进入公立教育机构,在公办学校设置助学班。
长远来看,政府投入资源保障公立教育机构的运营是保障义务教育普惠性的根本。但在教育资源不足的现阶段,可设置政府和社会资源合资办学的过渡期,允许社会资本资助公立教育机构办学的准入制度。
广开渠道,确保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法定的义务教育。
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由各区政府统筹协调、整体规划,采取多种渠道,制定优惠政策,开辟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的“绿色通道”。
简化入学材料办理流程。
对于个别材料缺失,在短期内难以办理完整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经其说明难以办理的原因后,待各学校正常招收学生完毕后统一上报空余学位名额,再对其进行就近分配。
经费保障
目前,全市外来务工人员适龄子女近17万人,其中90%以上在公办学校就读,部分地区公办学校接纳率达到了100%,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锡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得到良好保障。
今年,我市进一步调整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条件
明确外来人员子女入学,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我市取得《江苏省居住证》半年以上,与我市用人单位签订一年及以上劳动合同或取得工商营业执照,按规定在我市缴纳社会保险,其子女在户籍所在地没有监护条件的,可向公办学校申请入学,由各地和相关学校视情安排。
同时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要求,研究建立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切实简化优化随迁子女入学流程和证明要求,提供便民服务。目前,各地各校认真贯彻省、市部署要求,严格执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条件规定,积极优化入学服务,有序接纳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
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按照区域义务教育布局规划方案,积极实施建设计划,拓展义务教育资源,最大限度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
帮助民办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推动完善民办教育发展扶持政策体系,化解民办学校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为促进和保障民办学校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推动各地健全入学预报名制度,强化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统筹,对申请就读公办学校但不完全符合规定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实行积分制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