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左右初步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
昨天,,中考改革细节曝光,唯分数论终结!
那么,初中毕业、高中招生“两考合一”怎么顺利落实?与升学挂钩、备受关注的综合素质评价到底如何评?……一起往下看看。
▽
这次改革主要有五大任务:包括推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招生录取办法、进一步完善自主招生政策和加强考试招生管理。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考试成绩既是学生初中毕业又是升学的基本依据,明确了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多重功能。
本次改革将国家课程方案所设定的科目均列入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克服一些科目“不考不教、不考不学”的倾向,引导学生打好共同基础,确保义务教育的基本质量。
改革要求将体育科目纳入录取计分科目,科学确定考试分值或等第要求,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这次改革提出,在每门课合格的前提下,也可以给学生适当的选择权,主要考虑是在保证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扬长避短,发展学生优势特长。北京市等地方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指导意见》提出,有条件的试点地区,在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合格的前提下,也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录取计分科目的机会。改革试点主要基于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考虑,尝试在保证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发挥学生的学科优势,促进学生发展兴趣爱好。
《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大幅减少、严格控制加分项目。一是取消体育、艺术等竞赛类加分项目,相关特长和表现等计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在招生录取时作为参考。二是要求各省组织对本地区加分项目和分值进行清理和规范,取消不合理的加分项目,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地方实际保留的加分项目,要严格控制加分分值,健全考生加分资格审核公示制度。
无锡现阶段已逐步推行两考合一,语文、数学、英语、物理与化学均只进行一次考试,按两种计分方法,分别计算毕业成绩与升学成绩。
无锡现阶段综合素质评价的维度包括:思想品德、历史;理化实验技能、研究性学习;音乐、美术科目。
无锡现阶段中考科目设置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与化学、体育。暂无可选科目。
现阶段无锡的加分投档类别包含:因公牺牲、伤残、部分功勋军警子女,归侨子女,少数民族考生,港澳台考生,部分专家子女,部分引进留学归国子女,部分肢体参加考生。
记者采访了锡城中学校长,他们表示,该意见对无锡现行的中考考试制度影响不大,“目前试点城市尚未确定,但无锡一直走在全国基础教育考试制度改革的前列”。
“学业水平考试”称为“学业水平评价” “两考合一”已实行
《指导意见》指出,已经实行初中毕业、高中招生“两考合一”的地区要统一规范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把《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所设定的全部科目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确保初中教育的基本质量。个别没有实行“两考合一”的地区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过渡到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现一考多用,避免多次考试,加重学生备考负担。
无锡市旺庄中学校长金军华告诉记者,我市早已实行“两考合一”,学生取得一定的中考成绩就能获得毕业证书。对比《无锡市区2016年中考方案招生工作意见》,,分为学业考试和学业考查。
考试科目则是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和化学;体育已纳入录取计分科目,以30分分值计入总分;考察科目则指的是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生物等,合格后方可升入三星级及以上普通高中、五年制高职、省级以上重点职业学校。
取消体育、艺术等加分项目 6类考生可加5~10分
为加强考试招生管理,《指导意见》要求,大幅减少、严格控制加分项目,取消体育、艺术等学生加分项目,相关特长和表现等计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对本地区加分项目和分值进行清理和规范,取消不合理的加分项目,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地方实际保留的加分项目,要严格控制加分分值,健全考生加分资格审核公示制度。
业内人士透露,以往体育、艺术等竞赛类的加分项目一直饱受争议,违规操作时有发生,自从取消了这类加分后,锡城中考的可加分的考生只保留了6类。
1. 革命烈士子女(含革命烈士的第三代,、户口簿)。
2. 驻边疆国境的县(市)、沙漠区、国家确定的边远地区中的三类地区和军队确定的特、一、二类岛屿部队现役军人子女(凭军人证、所在部队证明和户口簿)
上述两类录取时加10分投档。
3. 因公牺牲军警人员子女(含因公牺牲军警人员的第三代,、户口簿),、户口簿),荣立二等及以上功勋的现役(现职)军警人员子女(凭有关奖励证明和户口簿)和一级至四级残疾军人子女(凭残疾军人证书和户口簿);
4. 归侨、归侨子女、;少数民族考生(凭市民族宗教事务局证明);港、澳、台考生(凭通行证、;
5. 在锡“两院”院士、在锡国家级专家子女(含院士、专家的第三代,凭资格认定证明、“院士优待证”或“国家级专家优待证”和户口簿);
6. ,或在国内获博士学位后赴国外作博士后研究的留学归国人员子女(凭学位证明、在外工作证明、本市用人单位证明和户口簿)。
上述考生录取时加5分投档。
市教育局规定,若考生具有多项加分条件,则以最高一项计入,不重复加分。符合加分条件的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内向所在学校提出申请,经学校初审后填写申请表,随附相关证明材料,统一报市教育考试院审核、公示和认定。
完善自主招生政策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据了解,无锡市区可实行自主招生计划的有市一中、辅仁高中、梅村高中、天一中学、锡山高中、太湖高中6所热门普通高中。同时,鼓励支持四星级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举办科技、艺术、体育等特色班或招收科技、艺术、体育等特长生,由学校向市教育局提出申请,上报招生办法、招生范围、择录标准,承诺招生结果向社会公开,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金校长说,高中在实行自主招生时,可能还是以分数为导向,同时参考学生以前的模拟考成绩。遇到特长生时,有些高中也会较为开明。“旺庄中学今年毕业的一个学生正是由于拍电影技法了得而被锡山高中录取了。”
此外,改革明确要求试点地区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中招生录取的依据或参考,让以往处在从属、参考地位的“综合素质评价”成为主角,在高中录取中真正发挥作用。根据义务教育的性质、学生年龄特点,结合教育教学实际,细化和完善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五个方面的评价内容和要求,充分反映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注重考查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养成和突出表现。
锡城现行的综合素质评价以《无锡市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修订稿)》(锡教基〔2008〕24号)为准,该方案从原来的四项拆分成六项,具体是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相比以前,六项评价项目的具体内容明显细化。如道德品质中要求“保护环境”,公民素养中明确要“积极参加公益活动”,运动与健康也详细到要“有一定的运动技能”等。
由于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与高中招生挂钩,作为高中录取新生的重要依据,为体现公平性,有关部门明确,学校对学生评定等第,特别是评定为“A”的,一定要严格掌握标准。凡评定为“A”的,必须要有相关“突出表现”记录,“未经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市学校管理中心同意,任何学校不得随意降低标准。
据悉,综合改革试点从2017年之后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现在的初中在校生、非试点地市仍执行原来的考试招生办法不变。到2020年左右初步形成一个基于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
本文系|升学团子 原创文章|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
欢迎点赞、转发,分享到朋友圈
如需转载请向本公众号后台申请并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