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蟹黄时。
上周五(9月23日),一年一度的阳澄湖大闸蟹开捕节再次拉开大幕,蠢蠢欲动的吃货们终于又可以大饱口福了。
众所周知,大闸蟹在2008年之前几乎都是通过门店、饭店等线下渠道销售,而如今,近七成大闸蟹通过电商渠道销售,最后由快递负责运送。其中顺丰是大闸蟹运输的佼佼者,市场上一直有“十蟹九顺丰”的说法。
据顺丰速运阳澄湖区负责人陈斌介绍,2015年有600万件大闸蟹经过他负责的区域寄往全国,项目收入达2亿元。而今年,顺丰大闸蟹寄递项目快件量将达800万件。照此推算,今年顺丰仅在大闸蟹项目的收入就会超过2.6亿元。
正是大闸蟹运输存在着较为可观的市场利润,通达系快递企业一直都跃跃欲试,但是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一直未能分得其中一杯羹。然而,这种局面在今年可能会改变,破局者就是圆通。
今日,小编从圆通官方获悉,圆通速递已经在月初正式启动了,进军冷链市场。
其实,圆通速递董事长喻渭蛟曾在公开场合多次表态圆通将进军冷链市场,此番大闸蟹项目的启动,也正式意味着圆通冷链战略的正式落地。
据了解,圆通此番开设了7条冷链专线,覆盖全国13个外围省份;并在大闸蟹包装箱上贴有“生鲜专递,优转优派”和“小心轻放禁止倒置”等专用标识贴,全程优先收入、转运、派送,全程专用运单、专人跟踪,进一步保障运营。
在时效方面,圆通称在江苏的苏州、无锡、常州三市可做到当日达;上海全境及江苏、浙江、安徽省所有地级市核心区域可实现次日达;湖北、山东、北京、广东、四川等13个省份县级(含)以上城市实现隔日达。
此前,喻渭蛟在接受《天下杭商》节目专访时表示,目前圆通和顺丰的最主要的差距就在于冷链。
虽然圆通冷链已经正式启动,但是应该看到的是,在冷链运输方面,无论是市场份额还是运输技术,仍然与顺丰有着明显的差距。
7月底,顺丰发布《大闸蟹寄递行业解决方案》,推出了“天龙八部”的打法,其中物流+销售、物流+推广和物流+金融的“物流+3”从多方面帮助商户,以期实现互利共赢。而“5部物流保障”则是包装保障、揽收保障、中转运输保障、派件保障和售后保障,从而保障大闸蟹寄递的包装、收件、中转、派件、售后等各个环节。
总体而言,顺丰速运在时效、品牌、IT系统、冷链等方面的核心优势使其在商户和用户端均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圆通冷链要超越顺丰冷运仍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差距虽然存在,但也并非是不可跨越的鸿沟。
顺丰能够将大闸蟹运送至全国各地,其航空运输功不可没。但是圆通目前具备了向顺丰发起“空战”的能力,已经拥有了5架飞机,而喻渭蛟的目标是在2020年达到30架规模的自有机队,届时二者的竞争肯定会进一步加剧。
除此之外,圆通还将对现有的常温仓储和快递进行升级,以增加冷链能力,并在城市之间增加了冷藏车配送,以及布局更多航线和站点,以提升生鲜运送的时效。
业内专家表示,以商务件为主的顺丰和以电商件为主的通达系快递企业的竞争,虽然不如通达系内部的竞争激烈,但是随着通达系企业的不断壮大成长,必然会将触角伸向附加值和利润率更高的商务件市场,未来顺丰和通达系必然也会开展多个维度的激烈竞争。
双壹咨询的分析认为,快递行业同质化严重,竞争激烈,利润越来越薄,各家快递公司均在谋求转型,其中产品差异化就是一个方向。从大闸蟹的案例来看,细分市场看起来很窄,其实空间很大。切入细分领域,是摆脱同质化竞争的一个有力举措。
本期编辑:王洪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