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价格分享> 看世界 | 暑期游文化景点(一)

看世界 | 暑期游文化景点(一)

2021-11-01 15:08:45

点击上方“作文合唱团”可以订阅哦!


秦始皇兵马俑

【经典档案】


秦始皇兵马俑,1974年被发现于陕西骊山秦始皇帝陵园外的地下建筑中,共发现四个俑坑,总面积两万多平方米。已发掘部分共出土武士俑八百余个,木质战车十八辆,陶马一百多匹,青铜兵器、车马器九千余件。这批兵马俑形象地展现了秦代军队的兵种、编制和武器装备情况。由于秦始皇兵马俑在室内参观,所以全年适宜。推荐观看BBC纪录片《秦始皇兵马俑》。


【文化故事】

 俑的变迁

俑是中国古代随葬于墓室中的偶人。俑的起源与古代“以生人为殉”的殉葬制度密切相关。古代实行人殉,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奴隶主死后奴隶要作为殉葬品为奴隶主陪葬。人殉最兴盛的时代是殷商时期,商代贵族大墓中都有殉人。,强调“明德保民”,人殉现象得到很大程度的抑制,但并未根绝。到了春秋时期,列国争霸,时代动荡,人殉复燃。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废止了人殉制度,出现以俑殉葬,即用陶俑、木俑等来代替人殉。秦兵马俑就是以俑代人殉葬的典型。

适用话题:殉葬制度、陋习、漠视生命

【时新素材】

 泰迪熊版“兵马俑”

5月15日,500多只手工捏制的“泰迪熊兵马俑”亮相无锡“泰迪明星秀”展馆,整齐排列,“还原”兵马俑恢弘大气场景,更添几分俏皮可爱。诞生于美国的泰迪熊,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毛绒玩具,常常被用来安慰孩子们的难过情绪。如今的泰迪熊已经不仅仅是憨态可掬、温厚可爱的毛绒玩具,它显然早已超越了本身价值,成为了一种世界性的文化艺术载体,近年来更是蜕变为时尚潮流的宠儿。

适用话题:文化碰撞、流行与传统、创新


布达拉宫

【景点档案】

“布达拉”是梵语,又译作“普陀”,原指观音菩萨之居所。公元641年,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为其建造布达拉宫。后宫殿除了法王洞和圣者殿,均毁于天灾人祸。1645年,,此后,重大的宗教、,布达拉宫成为西藏的统治中心。布达拉宫收藏和保存的大量历史文物有佛塔、塑像、壁画、唐卡、经文典籍等。,无不金碧辉煌,上缀宝石琳琅满目,堪称艺术的殿堂。

【文化故事】 

布达拉宫缺了仓央嘉措

布达拉宫最让人敬仰的,,,。原来,布达拉宫内并没有他的灵塔,仅在他曾经的寝宫——德丹吉殿,。仓央嘉措,西藏历史上一个颇受争议的人物。他身份尊贵,贵为西藏之王,却有一颗不避世俗的心,向往自由、爱情和人世之乐。在庄严的布达拉宫,,从没拥有过属于自己的荼毗塔,但是他的诗却传遍了整个雪域高原。

适用话题:特立独行、人生追求、位置、矛盾

【时新素材】

 布达拉宫限制参观

从2008年7月14日起,布达拉宫再次实行游客限时限量制度。进入布达拉宫参观的游客需要提前一天预订门票,并由管理处安排参观时间,布达拉宫每天游客接待量限制在2300人。作为土木结构古建筑,布达拉宫过去几年内年均接待量达50多万人次,日均约1500人次。按照参观宫殿全景需要3小时,人均重量60公斤计算,主体建筑在同一时间内需承受约45吨以上的重量。为了更好地保护布达拉宫本体建筑,相关部门决定执行游客限时限量制度,既能保证游客参观又能保护文物。

适用话题:可持续发展、古建筑保护、双赢


以上内容节选自《鲜素材》 孟秋8月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购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