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最新资讯> 总有这样的病人让我们“医”无反顾

总有这样的病人让我们“医”无反顾

2020-11-03 14:27:16


做医生久了,对医学的质疑、对从医的困惑会与日俱增。当医护患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医生被刺、护士被打的事件频频发生时,我们也会心生退意。然而,又是什么让我们坚守至今?除了对医学的热爱以及挽救生命后的成就感,我想还因为总有那么一些病人让我们心生暖意、“医”无反顾。


1


10月21日,延安大学咸阳医院一名七十多岁的患者经过13名医护人员6个小时的奋力抢救,终于被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老人醒来的第一时间,用颤抖的双手在纸上写下了“护士没吃饭“五个字。老人的家属在看到这张纸条后,专门为护士买来了食品。


护士田梦园的眼睛顿时就湿润了,抑制不住眼泪的她把这张纸拿到了监护室外,当科里所有的医护人员看到这张纸的时候,这些平日里看惯了生死的白衣战士们,都忍不住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2


“手术过程如发生异常情况,家人不得与院方和医生发生任何不理智的行为。是技术原因由医院方处理。是就诊者本身原因由患者自身负责。医生可总结经验以利于今后的工作。——患者,2016.5.10,立字上海一医手术室。”

这是5月19日朋友圈里热传的一张字条。5月10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一台普通的腹股沟疝手术却出现了一个令人动容的细节——一位老病人因为接受过喉癌手术无法说话,在手术等待时打手势让护理人员拿来纸和笔,一字一字写下了这段话,并交给了主刀医生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日间医疗部(北)主任李培明。


这是当了28年的医生李培明第一次收到的病人字条,一份满含医患间信任的字条。


3


一位被疑为乳腺癌的病人几经周折来到伤口护理中心,治疗3周后,病人伤情得到很好控制。冬至的那天,病人早晨5点起床亲手制作了鸡蛋饼一大早送到伤口护理中心,还定做了一面锦旗,写着“医德高尚服务周到”以表达她的感激之情。


当我们每个人拿着热腾腾的鸡蛋饼时,眼眶都是湿润润的,一个诊断不明被疑为癌症的病人在这么寒冷的冬天,起大早给护士们做鸡蛋饼,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啊?


我们所求无多,一个字条、一个鸡蛋饼,就足以湿润我们的眼眶。与此同时,我们的同行们也在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去挽救每一个生命。


1


夜晚,一位刚刚新婚的年轻医生,没脱下工作服,就睡在一张简易搭建的小床上,守候着旁边的病人,随时准备抢救。当李老伯的家人得知这一幕后,两个女儿都流下了感激的泪水。



其实很多医生都是这样过来的,遇到心脏病人、危重病人,每个医生值班都会简单地趴在床边或椅子上眯一会儿,保证不错过抢救时间。


2


在医院手术室,耳鼻喉头颈外科主任为了将手术的后遗症降到最低,同时为了保证取物更加精确,他临时以跪着的姿势近3个小时为患者摘除肿物。据了解,术后患者很快得到了恢复。



3


1999年,钱惠茵退休。原本想回无锡老家安度晚年的她,却总接到患儿家属电话,并有人直接找上门来:“患者找到咱,说明人家看得起咱!”她说服家人留下来再献两年“余热”,没想到,一干就是16年!


6月17日,在儿科工作岗位上工作了53年的钱教授退休了,这一天虽然烈阳高温,但她曾经的病患、学生、同事、好友,近500人却自发早早楼下守候,执手相看泪眼,无语凝噎。


尽管医路困难重重,但总有那么一些患者,能够以宽容、关怀地心态支持我们的工作。因为他们,我们医路前行,我们医无反顾。


综合整理自网络资料


医生要“最美”头衔有何用?

给我们些更实际的吧!

点“阅读原文”,查看详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