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物联网的发展可谓一日千里。包括中国在内,全世界众多国家都纷纷出台了物联网发展战略和行动计划,一个前所未有的“万物互联”时代正在来临。
然而随着物联网的不断推进和应用落地,物联网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作为物联网领域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国家级博览会,以“创新物联时代、共享全球智慧”为主题的2016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于10月30日至11月1日在江苏无锡盛大召开。
为了保障物联网的健康发展,大会于11月1日专门举办了“信息安全高峰论坛暨第九届信息安全漏洞分析与风险评估大会”,来自政府相关主管部门、重要行业、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物联网产业界、信息安全产业界等800多位中外嘉宾济济一堂,围绕“物联网信息安全隐患、挑战和机遇”的主题展开了深入交流,积极探讨物联网安全解决方案。
大会上午的议程由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总工程师王军主持,无锡市委常委、、书记张叶飞,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主任朱胜涛,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赵长禄为大会致欢迎辞。众多专家学者分别就物联网安全面临的挑战、解决物联网信息安全难题、构建安全可控的联网产业生态和信息技术体系、推进信息共享、全球工业安全威胁现状与趋势、打造安全的供应链等主题发表了演讲。
,要做好网络安全工作,必须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一要树立整体、动态的安全防护理念;二要立足开放环境维护网络安全;三要强化全社会共同维护网络安全;四要坚持防护和威慑并举;五要加强人才培养和网络安全教育。
针对如何构建安全物联的产业生态,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黄殿中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物联网的发展应用已经由“慢车道”转入“快车道”,市场规模巨大,中国应抓住机遇实现赶超;二是物联网的信息安全已由“浅水湾”步入“深水港”,但当前社会物联网安全意识薄弱,安全技术滞后,安全隐患频发,我们应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三是物联网的产业生态将由“探索期”步入“落地期”,应稳扎稳打,落实安全意识,重视人才培养,强化技术保障。
对于如何解决物联网信息安全难题,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德全指出,物联网是我国信息产业发展难得的机遇,但相对于互联网来说,物联网是一个更加复杂、更加多样、更大跨度的系统,要充分考虑其安全问题,可以考虑通过合理简化安全、出台相关标准、制定相应政策和策略等方法来加以应对。
如何构建安全可控的新技术体系?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认为,自主可控和自主创新、开放创新并不矛盾,在网络信息技术领域,,中国应该合理利用国际规则,推进国产自主可控替代,构建安全可控的体系。如果解决好这个问题,中国在世界上不仅能成为网络大国,而且还能成为网络强国。
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副巡视员王娜介绍了国家发改委在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强化网络信息安全方面的主要举措,包括研究制定《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指南》;组织研究编制《“十三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加快推动国家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及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体系建设;。
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副主任李守鹏指出,当前智慧时代技术融合下,我们正面临着云计算、大数据环境下数据保护、数据应用、,物联网环境下个人、组织、机构信息的过度收集、使用,数据共享下的信息泄露、失控、滥用风险等12项重大安全挑战。要解决物联网所面临的实际安全问题,唯有通过不断创新,在安全立法、标准研制、顶层设计、管理方式、安全技术、服务安全、应用规划、意识教育、战略思维等9个方面加以应对。
当天下午,论坛还设立了“漏洞分析”、“风险评估”、“网络安全威胁态势感知和溯源追踪”和“信息安全产业及人才培养”等四个分会场,围绕网络安全热点、焦点和实践应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致力于提升物联网安全以及漏洞和威胁的发现、预警能力,同时共享漏洞分析与风险评估理论方法与技术实践的最新成果。
作为信息安全乃至物联网安全产业界的高端盛会,本次信息安全高峰论坛不仅规格高、规模大、内容充实、成果丰富,而且通过与会人员的深度交流与实践分享,为提升我国物联网安全意识、推动物联网安全保障工作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趣味科技是由资深媒体人彭承文和他的小伙伴们悉心耕耘的科技自媒体,中国科技自媒体100人,2016自媒体人百强。媒体传播矩阵涵盖逾二十家国内主流新闻客户端及网站专栏,内容覆盖移动互联、商用及企业级IT、电商及O2O等领域,合作洽谈请联系微信330167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