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消化系统疾病呈常见、多发趋势,消化系统疾病的早期诊断与微创治疗技术将造福千家万户。目前消化系统疾病内镜下相关治疗正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和发展,6月24日—27日,由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主办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在锡城召开。
无锡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谢寿坤、江南大学无锡医学院执行院长陈永泉、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院长程之红出席了此次学习班并致辞,本次学习班特邀世界胃肠病组织(WGO)常务理事兼临床研究委员会主席、全国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十三五”规划教材《内科学》主编、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消化病医院副院长吴开春教授 、日本菅間記念病院国际著名内镜诊治专家傅光義教授等国内外一流消化学术界顶级专家,就当前内镜治疗最为关注的课题进行了精彩讲学。来自全国各地的消化内科、消化内镜、消化护理、消化病理、腔镜外科、胃肠外科、肿瘤内科、胸外科等150余名专业人士参与其中。
据了解,本次会议主要围绕消化及消化内镜诊治新进展,按照医教研一体化的思路,侧重于7大模块:
特邀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消化病医院院长吴开春教授讲解了关于IBD炎症性肠病的研究前沿和进展;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廖专教授生动介绍了关于磁控胶囊内镜的诊断和实用价值。
其中,磁控胶囊内镜备受与会人员关注。磁控胶囊内镜是指利用磁场控制其运动的胶囊,临床医师通过在受检者周围施加磁场,操纵磁场的旋转与平移,从而驱动带磁矩的胶囊在人体消化道系统内运动。磁控胶囊内镜可控制胶囊运动轨迹,使医生得以从各个方向全面观察胃肠道,减少死角。磁控系统运行安全、有效,患者接受度高。廖教授表示,作为胃病的一种筛查工具,磁控内镜胶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无锡四院已全省率先引进磁控胶囊内镜技术,应用于临床。
特邀日本消化内镜专家傅光义教授讲解了关于早期消化道肿瘤诊断难点;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消化内科凌亭生教授分享了早期消化道肿瘤的病例;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病理科张丽华教授演示了ESD粘膜剥离术及穿孔修补术。
特邀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消化内科吴毓麟、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缪林教授前来授课,侧重展示了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三镜联合治疗、疑难ERCP治疗经验分享及ERCP标准化人才的培养。
特邀专家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杨秀疆教授,重点讨论了超声内镜在TNM分期中的诊断价值和EUS-FNA胰腺疾病的诊断检验分享。
超声内镜是将内镜和超声相结合的消化道检查技术,该技术通过将微型高频超声探头安置在内镜顶端,在内镜进入体腔后,直接观察消化道黏膜病变,同时通过内镜下超声实时扫描,可获得胃肠道层次结构的组织学特征及周围邻近脏器的超声图像,进一步提高了内镜和超声的诊断水平。超声内镜因安全、病人痛苦少、能显示更多的内容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特邀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苏省人民医院张国新教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屠惠明教授讲解了关于HP的培养药敏与精准治疗。
特邀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苏省人民医院程文芳教授,主题演讲了有关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镜综合治疗的策略 。
此次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课程安排充分体现了江大附院“医教研一体化”的发展特色与学科优势,教学实践、操作观摩等贯穿会议全程。另一方面,会议期间,恰逢“十三五教材《内科学》消化系统编委会”在锡召开,两项学术盛会同时举办,相互促进,为完善“十三五”《内科学》教材消化系统学科内容提供了重要支持。
以上7大模板涵盖了目前消化道疾病诊治的热点、难点问题,因此参加此次学习班的学员们十分珍惜此次培训机会,大会纷纷利用课上及课间时间积极向专家教授请教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主动询问相关疾病处理方式,教授们也慷慨地分享了学科的前沿理念与知识,现场学习气氛浓厚,学术交流热烈。
图为廖专教授介绍关于磁控胶囊内镜的诊断和实用价值
图为杨秀疆教授介绍超声内镜的TNM分期中的诊断价值
图为大会主席屠惠明教授介绍本次会议七大模块重点
END
医院地址:无锡市滨湖区惠河路200号
医院网址:www.wuxihospita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