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最新资讯> 五原路上钢铁大王的花园洋房

五原路上钢铁大王的花园洋房

2021-08-08 14:19:38


五原路,是市井的,也是优雅的。


这条马路,以乌鲁木齐路为界,东段的气质是市井的,原先这里有一座颇有名气的菜场,在那里能买到不少其他菜市场买不到的高档吃食。现在菜场早已撤离,但菜场那种喧闹嘈杂的气氛还未完全褪去,马路两边的小店也带有菜场的余韵。西段则幽静许多,住宅以老公寓与花园洋房为主。




说起洋房,年纪轻点的上海人,往往会将老公寓房和老洋房混为一谈,实际上很好区分,有单独的花园的是老洋房,否则就叫新式里弄房子,这2种类型的建筑物,集中地体现在徐汇、长宁、虹口为数不多的几条马路上。五原路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钢铁大王朱恒清在五原路上的那幢花园洋房。




五原路283-285号


五原路283-285号,是一幢白色三层的楼房,这里原来是意大利的总会,后来被上海滩著名的私人钢铁大王朱恒清买下,重新翻造,直到1948年,才建成这幢四层楼高、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独立式花园洋房。


楼前就是一座花园,旁边是个葡萄藤架,花园与墙外几幢八九十年代的建筑紧紧挨着。铁门里已没了往日顾盼流连的风致和雍容淡雅的仪态。朱文琪告诉我,原来的花园比现在大好几倍,大门是开在前面的复兴西路上的,花园里还有两个网球场。 



朱家老楼原来是意大利的总会,当时只有一排一层的平房。,意大利人撤出了上海,朱恒清就买下了这块地皮。后来在半闭钢厂的那段困难时期,朱恒清把它租了出去。请人重新设计翻造了这幢三层的别墅,一直到1948年才建成了现在的这所房子。


1949年正月,朱恒清一家人搬进花园洋房。在这个花园光景最好的时候,它只是周末让朱家人来度假用的。他们家一直住在北苏州路那个中式大院里,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他们才搬了过来。 




▼1902

朱家祖辈是无锡的有钱人家,祖父朱士川是无锡荣巷镇朱祥巷人,到了太平天国时,一场大火烧了整个村子,朱家从此败落了。1902年,朱恒清生下来八天母亲就离开了人世,他从小由二姑母带大。而祖父朱士川在他七八岁的时候就离开了无锡老家,到上海来谋生。 


朱恒清


▼1920

1920年,朱恒清也到了上海,在亲戚介绍的源椿号里当学徒。当时所谓铁号并不是打铁的铁匠铺,而类似于现在的大、小五金店。那时上海的很多铁号都是无锡人开的。朱恒清学徒期满后,留在店里又干了一段时间,随后他就出来单干了。


▼1930

1930年,朱恒清开了一家店——恒馀铁号,生意越做越大,店面由一间变成了两间,店址设在北苏州路608-610号,沿街面房做铺子,院子做货场,再往里一进院子是家人住的地方。老太爷朱士川就坐在店里帮忙看看店。他活了81岁,1959年才去世。 


▼1940

1940年, 朱恒清感到单纯经营铁号总是要仰人鼻息,看外国人脸色吃饭。于是在他的发动下,联合了几十家大小铁号,成立了茂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设厂于长寿路111号,设事务处于北苏州路670号。


朱恒清虽然是钢铁厂的发起人,但觉得自己资历不够,所以请张鸿勋出资做大股东出任董事长,朱恒清任厂长。随着朱恒清地位的逐渐稳固,他开始从各个小股东手里买下他们的股份。就这样最后,他手中的股份达到了近90%。他终于成为老上海最大的私有钢厂厂主了。


▼1941


上海沦陷后,日本人想吞并朱恒清的茂兴钢铁厂,朱恒清说什么也能不同意,就再缓兵之计把厂子组给别人经营。实在抵挡不过去了,他便遣散工人把厂子一关了事。1941年,日本人栽赃他和重庆方面做生意,把朱恒清抓了进去。两个星期后,妻子陆英娣托了关系用一包金条把他从牢里赎了出来。


▼1966

即便如此,朱老板还是没能逃过“文化革大命”。1966年11月,朱家被扫地出门,朱恒清后一任太太谢慧芬(家庭教师),在12月与他离婚。


这就是朱恒清当年动用了大量钢铁为自家造的房子


▼1982

1982年,,谢慧芬与朱恒清复婚,此时谢慧芬已经100多岁,一家人终于搬回了五原路。那种物是人非的苍凉,印证了这所房子。整所房子,只剩下了一个空壳子,家具都空了,固定在墙上的壁橱搬不走,但是抽屉也都被抽走了。原来花园的南部也被盖起了一栋六层的工房。


▼1986

1986年,朱恒清因病去世,一代老上海钢铁大王得的并不是器质性疾病,却是营养不良。虽说是难以置信,其中牵扯的家族渊源又岂是一两句能说清楚的。





←长按二维码订阅更多


点击“阅读原文”还可下载看看新闻APP


南通房产信息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