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闻动态
1、机械硬盘市场不景气 希捷关闭苏州制造工厂
2、传 LG 可能伸出援手帮助三星解面板断货之危
3、曾经爆红的小型抛飞无人机 Lily 宣告倒闭
4、2020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1880亿美元
5、传海思将于三月在台积电扩大投片
6、Nokia 8规格曝光:骁龙835 +24MP后置摄像头
7、小米定下2017年目标:收入破千亿元
8、2016年台湾上市半导体公司营收TOP10
1、机械硬盘市场不景气 希捷关闭苏州制造工厂
2017 年 1 月 11 日硬盘制造商希捷宣布,将关闭位于中国苏州的制造工厂,并裁员 2,000 人,这是希捷自 2016 年 7 月开始的重组计划一部分,缩减生产规模,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希捷苏州工厂已经公开了解散公告,此举是为了优化营运效率,不得不提前做出解散工厂的决定,同时希捷将裁员 2,000 人,离职和遣散工作将在 1 月 11 日至 1 月 18 日进行,该公司将依照相关法规向员工支付赔偿金。解散这一工厂将缩减希捷在全球范围内的生产规模,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自 2016 年 7 月起希捷宣布将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业务重组,以提升业务的灵活性,此次关闭苏州工厂和裁员,都是这一计划的一部分。希捷计划在 2017 财年结束前,裁员 6,500 人,将全球员工总数降低 14%。
希捷关闭苏州工厂的消息早在 2016 年 12 月就传出了,这一工厂从 2015 年 9 月就开始了裁员。希捷的硬盘主要是应用在 PC 产品中,由于 PC 市场持续疲软,希捷的业务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根据资料显示,希捷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6月,经营范围为研究、开发、制造、加工各类光、磁盘驱动器、其他驱动器及其部件、各类计算机存储软件和系统及其部件、各类计算机周边产品及其部件,销售本公司所生产的产品并提供维修等售后服务及有关的技术及咨询服务。
其实希捷苏州工厂今天宣布倒闭并不意外。早在2015年9月的时候,希捷苏州工厂就开始分批裁员。2016年12月业内传出消息称希捷苏州工厂即将关闭,当时还引发了希捷苏州工厂员工聚集抗议事件,据说是员工要求2N+1+1的赔偿。不过从此次希捷苏州工厂的公告来看,应该是没戏了。
另有消息称,希捷苏州工厂关闭后,其企业级硬盘产线将搬到希捷无锡工厂,其他产线将直接关闭。
希捷贴出的解散通知原件 落款处的日期可能是笔误
2、传 LG 可能伸出援手帮助三星解面板断货之危
鸿海董事长郭台铭发动连日抗韩,却可能促成两家韩国面板厂大团结。最新消息传出,LG Display(简称 LGD)倾向对三星伸出援手,希望化解三星遭夏普断货之危。不过由于面板规格、数量与交期尚未乔妥,双方还需要进一步协商。
据韩国媒体 ETnews.com 报导,LGD 认为确定供货规模非常关键,因为近期 LCD 面板呈现缺货,而 LGD 产能多数已被客户定走,LGD 若不能增产,就必须挪用现有产能,但这样可能招致老客户反对。
LGD 也在考虑动用中小面板厂,但难度颇高且小面板客户同样也可能反对。无论如何,LGD 目前正想尽一切可能手段,希望提供三星所需要的面板数量。
LGD 面板采用 IPS (In-Plane Switching),而三星采垂直排列(Vertical Alignment),由于两者技术不同,有许多技术与设计差异待克服,且必须额外投资。产业人士相信如果双方最后谈妥,长期合作的机率非常高,这可能是郭董始料未及的。
3、曾经爆红的小型抛飞无人机 Lily 宣告倒闭
关注无人机行业的人应该还记得 2015 年 5 月的某一天,一款名为 Lily 的无人机红爆朋友圈。这款无人机最大的特色是随时随地都能随手一抛,这对于无人机行业来说绝对是爆炸性地改革,大大降低了操作门槛,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这才是无人机应该有的操作方式。可是,愿望终究是美好的,想要达到 Lily 这样的操作水平需要克服很多技术难题,而之后 Lily 的表现也让我们明白,这家企业其实并没有能力解决这些难题。
2015 年 12 月份,Lily Robotics 向众筹用户发送邮件,确认跳票,其原定的发货日期在 2016 年 2 月。到了 2016 年 2 月,Lily 无人机并没有如期出货,Lily Robotics 再次把时间延到 2016 年夏季,却没给出一个具体的出货时间。第三次跳票发生在 2016 年 8 月,这次 Lily Robotics 给出了一个具体的时间──2016 年 12 月到 2017 年 1 月之间出货。如今又到了 Lily Robotics 自己定的出货时间,两年前那批预订的用户依然没有等到出货的消息,而是一封公司倒闭的邮件。
就在刚刚,Lily Robotics 发邮件向用户表示,尽管公司已经极尽全力,但 Lily 无人机仍然存在无法解决的硬件难题,同时资金紧张,所以决定将公司关闭。
4、2020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1880亿美元
全球机器人与相关服务市场规模将由2016年的915亿美元增加至2020年的1880亿美元,不同产业对机器人的需求不一,其中制造业为采用最大的产业,2020年的相关投资将达1100亿美元。
全球疯迷机器人,研究机构IDC亦预测 ,全球机器人与相关服务市场规模将由2016年的915亿美元(约合新台币2.9兆元),至2020年倍增为1880亿美元(约合新台币6兆元),反映市场热度。
IDC表示,机器人市场的快速成长态势,主要来自于技术进步、增加的应用案例,以及市场接受度的增加。其中技术进步主要贡献在机器人可以执行的任务种类增加,进而促使更多产业得以采用机器人执行相关企业任务。
IDC表示,2016年超过半数的机器人市场采购金额是由制造业贡献,其中离散制造业占整体市场31%、流程制造业则占28%,至2020年,制造业仍将是机器人最大采用产业,相关投资将达1100亿美元。在离散制造业,机器人主要应用实例为组装、镕焊与涂装,流程制造业中,机器人的主要应用则为混和。
2016年其他主要的机器人采用产业还包括资源产业、消费品,以及医疗相关产业,IDC预测,消费品产业应用机器人将会显着成长。
若以采用区域来看,亚太区含日本,将占据整体机器人市场的三分之二强,欧非暨中东、美洲则排列于后。
5、传海思将于三月在台积电扩大投片
台股“双王”──市值王台积电及股王大立光12日同步举行法说会,由于两家均为苹果供应链重要成员,两家释出的展望,攸关台股后市表现,市场除聚焦台积电对今年半导体景气展望,法人也关切大立光首季iPhone 7订单、新厂进度及双镜头最新发展。
由于正值年度开始,法人也聚焦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是否会亲自出席,对外说明近期引起全球关注的台积电5纳米和3纳米的重要投资计划。尽管稍早市场预期首季苹果将下修供应链订单,让为苹果代工A10处理器的台积电,股价也同步修正。
不过,从台积电供应链得知讯息,台积电另外非苹大客户,包括联发科、辉达等下单动能都还不错,中国大陆最大的手机和网通晶片厂海思,将于3月扩大在台积电投片,预料可抵销苹果相关芯片调整的压力。
尤其联发科率先采用台积电10纳米制程,也于本季正式产出,紧接着还有赛灵思、海思等芯片厂也导入10纳米,第2季为苹果代工A11处理器进入量产,都为台积电营收注入新动能。
配合台积电28/16纳米在车用半导体客户也同步升温,加上未来在高速运算芯片客户预料相当大产能,法人预估,台积电第1季预估季减幅度会优于历年同期,第2季起业绩会快速跃增,今年营收和获利再创新高可期。
虽然大立光本季进入淡季,不过,在双镜头需求激励下,外界看好,大立光本季营收仍有年增四成的水准,将是“最旺的淡季”。
6、Nokia 8规格曝光:骁龙835 +24MP后置摄像头
由前诺基亚员工组建的 HMD Global 刚刚为我们带来了 Nokia 6 这款 Android 中端新机,虽然它的规格令人有些失望,但其实该公司还有准备另一款旗舰设备。据外媒报道,高通在 CES 2017 上低调展示了一款名叫“Supreme”的诺基亚品牌智能机(正式上市后应该会叫做 Nokia 8),不过很少人留意到它的存在。
Nokia 8 的后置摄像头
据悉,Nokia 8 将在今年 2 月份的移动世界大会(MWC 2017)上正式与大家见面。
作为 HMD 的“年度旗舰”产品,该机有望配备高通骁龙 835 处理器、5.7 英寸 @ QHD(2560×1440)Super AMOLED 平面显示屏(非双曲面)。
此外,HMD 还将推出一款略实惠的 Nokia 8 机型,可能只是将骁龙 835 处理器换成了骁龙 821。
摄像头方面,Nokia 8 采用了前置 1200 万像素(自拍 / 视频通话)和后置 2400 万像素(支持光学防抖 / Super EIS)的组合。
存储方面,Nokia 8 会提供 64GB / 128GB 两个版本,同时支持 256GB microSD 扩展。
其它方面,该机提供了 LED 通知灯、双前置扬声器、指纹传感器,并且预装 Android 7.0 Nougat 操作系统。[编译自:Soft Pedia]
7、小米定下2017年目标:收入破千亿元
1 月 12 日上午,小米年会在北京北大邱德拔体育馆举行,雷军在年会上发表了内部演讲,主要回顾了 2016 年小米的业绩,并制定了 2017 年小米发展战略。
雷军提出, 2017 年小米的“小目标”是整体收入破千亿元, 2016 年的发展成绩以及 2017 年要聚焦的核心战略,将是小米达成目标的保障。
小米的 2016 : 6 项成果亮眼
在雷军看来,过去一年,小米的业绩主要体现在 6 个方面:
技术创新。小米5 在全球首发四轴光学防抖和 3D 陶瓷、小米5s 在中国首发超感光相机与超声波无孔指纹识别、小米Note2 率先采用双曲面柔性屏、小米Mix 在全球首发全面屏和全陶瓷机身是代表。
新零售。线上小米是手机电商之王,获得了天猫“双十一”四连冠;线下小米还把小米之家升级为品牌零售旗舰店,至今已有 54 家店开通,其中上海大悦城店、北京五彩城店、郑州大卫城店年销售额破亿元。
国际业务。主要体现在印度市场, 2016 年小米手机在印度的销售额突破了 10 万亿美元,成功挤入印度市场前三。
小米生态链崛起。小米手机周边的生态链系统全年收入过 150 亿元,连接了超过 5000 万台智能设备。
互联网商业模式成功。互联网收入实现了翻番,国际战场和生态链业务也大获成功。
管理升级与效率提升。
小米的 2017 :聚焦 5 大核心战略
▲ 小米雷军演讲(Source:小米)
继往开来,雷军在演讲中明确了 2017 年小米 5 大核心战略,即黑科技、新零售、国际化、人工智能和互联网金融。前三大战略在去年小米已经全力投入,并且收获了成绩。因此,雷军重点介绍了在人工智能和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发展。
早在 2016 年 3 月, AlphaGo 在与韩国棋手李世石的“人机大战”中胜出时,雷军就指出,人工智能有广阔的前景。近期,套上 Master “马甲”的 AlphaGo 60 连胜横扫全部人类高手,又再次证明了自身实力。
2016 年成立的小米探索实验室致力于 VR 和智能机器人的研发,在权威的FDDB人脸检测准确率榜上拿下第一的小米人脸检测算法也将是小米在人工智能领域上的布局重点。
互联网金融战略对小米至关重要,雷军指出,现在所有的商业巨头既是互联网公司,也是金融公司。雷军相信,未来金融将建立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上。
为此,在 2016 年末,小米成为了新网银行的第二大股东,并组建了 300 多人的金融团队,完成贷款、保险、证券、理财和支付等全领域布局。
8、2016年台湾上市半导体公司营收TOP10
今天小编整理了2016年台湾上市半导体公司营收TOP 10榜单,此榜单按照2016年1-12月的合并收入(单位均为新台币)高低排名。
台积电继续蝉联榜首,联发科则以微弱优势显胜日月光排名第二。其中,日月光、联咏及南亚科技等三家公司营收有所下降,其余七家公司均出现不同程度上涨。
除此之外,2015年排名第六的华亚科,由于已被美光全资收购,所以未被列入本次榜单中。
第1名: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不出意外,台积电又以9479.38亿蝉联台湾最赚钱的半导体公司,2015年台积电收入为8434.97亿,同比增长了12.38%。虽然在2016年台积电遭遇了三星和英特尔等强劲对手的双面夹击,不过仍在苹果的助攻下营收稳增不减。
第2名:联发科
联发科2016年全球合并营收2755亿元,年增近三成,创历史新高。
第3名:日月光半导体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全球封测龙头日月光2016年合并营收为2748.84亿元,较2015年的2833.02亿减少了2.97%。其中,日月光去年12月IC封测及材料营收139.23亿元,日月光去年12月电子代工服务(EMS)表现较去年11月下滑,不过日月光集团其他事业成长,带动日月光去年12月集团合并营收来到历年同期新高。
第4名:联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联电是台湾第一家半导体公司,同时也是台湾前三的晶圆代工厂。2016年1478.70亿元(新台币),较去年同期的1448.30亿元增加了2.10%。营收增长主要受益于28nm制程订单满载,从而降低了淡季带来的压力。再加之联电位于大陆厦门的Fab 12寸晶圆厂成功量产,推动了联电2016年度营收表现。
第5名:矽品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矽品2016年全年营收851亿新台币,较2015年增长了2.7%,2016年12月合并营收74.69亿元,第四季度合并营收221.78亿。据矽品总结,其营收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于联发科、辉达、超微、海思及戴乐格等相关客户的订单。
第6名:力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力成科技2016年合并营收为483.44亿,较2015 年的425.24 亿元同比增加了 13.69%。
第7名:联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咏是台湾显示驱动IC龙头,2016年营收456亿,较2015年的508.7亿减少了10.26%。
第8名:华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华邦电子2016年合并营收为420.91亿,同比增长9.76%。华邦是一家专业的利基型内存IC设计、制造与销售为一体的半导体厂商。
第9名:南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南亚科2016年合并营收416.30亿,较2015年的438.75亿减少了5.12%。南亚科营收出现下降可能与此前将持有的华亚科24.2%的股权卖给美光有关。
第10名: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瑞昱半导体是全球知名的IC设计厂商,始建于1987年。瑞昱同联发科、威盛一样,均为无工厂半导体公司,设计并销售自己的芯片,制造则找代工厂。2016,瑞昱半导体合并营收为389.14亿新台币,较上年增长了22.58%。
——综合Technews、MoneyDJ、、ithome、经济日报、cnBeta、快科技、满天芯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