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组诗)
汉诗/青海海东 流沙
作者简介
流沙,原名李海。男,汉族。上世纪六十年代生人。祖籍江苏无锡。青海省作家协会会员。现居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2008年开始诗歌习作。作品散见于省内报刊。
【诗观】写诗是一种自觉,写诗就是比别人多一种叙述内心的方式;就是在寂静的时候能和周边的事物说话。
1火车上
它们似乎是极速而来,让你有
稍许不真实的惊恐和错乱。
如同它们也着急着赶路,
那些高大的银杏,柳树,丹桂,
泡桐,以及低矮一些的乔木……
总来不及看清花卉的样子,
就被无数个极速飘忽的瞬间
抛向身后的远方,被无奈的
消失收留。即使你反方向追赶,
离别只是转瞬间的结果。
有人在拍照,想留下一些记忆,
用它们做曾今来过的证明。
远处烟雨蒙蒙,秋天像无数奔赴
死亡的人,它们曾有过年轻的梦,
并把它们展开的恰如其分。
需要眺望的湖面仍显出依稀波光,
它想串联接起整个世界。
水鸟似天地间慢慢滑动的黑点,
让你有看清寂静的欲望……
当你躺下,窗外的世界开始
旋转,倾斜。轻微的震荡会想起
遥远年代里曾今拥有过的摇篮,
又似摇摇晃晃一路走来的岁月。
——总是有人在抵达,也总有人
在紧张的奔跑中出发。像生活
只是在呈现一段一段完成
或尚未完成的过程。
2出河南记
凌晨五点,已出河南界。
停靠西安站时,另一侧昏暗的
灯光下,看见一女工,
推一辆垃圾车消失在黑暗里。
火车总是在一些小站等待错过,
它们无法在车站外的地方相遇,
就像人生的通道总是狭窄的。
每个城市都有灯光,大城市的
会把车厢照的透亮;小的,只是
在黑暗的上面点缀几点微弱星光。
但黑暗处都是一样的,它们都
隐含疾苦,肮脏,野性和悲悯。
凌晨六点,窗外依然暗淡。
车停杨陵,看着出站口骤亮的灯光,
看着一些人匆匆离开的背影,
仿佛,他们已到达天堂的门口。
3向西
从烟雨江南到八百里秦川。
仿佛远处的世界已不复存,
已成了另外的陌生世界。
而近处的,湖色清冷,
落叶飘浮湖面。
火车进洞,把刚刚露出头的
晨曦重新拉入黑暗。
音色之沉,如同撕裂的咳嗽声。
出洞时,矮房林立,
一缕缕雨丝从斜坡式的屋顶
滑落。
一些传说正在悄悄接近。
河流缓慢,浑浊向东。
火车怒吼,向西疾行,
那里有河流清澈的前身。
那不是一个人的河流,
那里住着一群养育我的人。
4过甘肃
树木是土地的活物,
玉米杆像站立的罪人。
陇上的横纹是大地的遗恨。
过多的塬下撑起塬上,
撑起一些小小的空无的平面。
竖起来的流痕是哭泣过的痕迹。
很难想象,过去的日子里,
那里曾发生过什么。
在定西,砖厂给黄土赋予了
更深的颜色,高大烟囱指向天空,
吐出的烟尘,在向天发问。
在甘草店,萱草萎靡,
屋瓦上的暗灰色一直
过着焦渴的日子。
火车经过时,一声声怒吼
震颤着大地的裂纹。
山坳间的植物,
是目所及的那一点点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