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增收不增利困境:扎堆抢地 开发商称拿到地就是地主
地价的上涨还在持续。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前八月,拿地最积极的前五十家房企合计拿地为8355.78亿,合计建筑面积为11805万平米,平均拿地成本为7077.8元每平米。而在2015年同期,拿地平均成本只有4261元每平米,也就是企业拿地平均成本增加66.1%。
专家:遏制房价乱涨需落实差别化税收信贷政策
日前,住建部在“贯彻《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至2020年)》的实施方案”中指出,实施住宅用地分类供应管理,完善和落实差别化税收、信贷政策。由于部分城市的房价飞涨,目前除了一线城市北上广深之外,厦门、武汉、合肥、南京、苏州等5个二线城市也施行限购限贷政策。
多个二线城市房价跨越式涨价 热点区域直逼北京房价
不少“北漂”曾认为卖掉北京的房子,能在老家过得更好,但现在这种观念,似乎有些落伍了。随着近来多个二线城市的跨越式涨价,不少热点区域甚至直逼北京的房价。数据显示,无论是新建商品住宅还是二手住宅,北、上、广、深房价环比涨幅均退出了前五名行列。厦门、郑州、合肥等二线热门城市接棒领跑全国房价涨幅。
专家:住房公积金改革配套措施将出台
日前,住建部发布了贯彻《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的实施方案(下简称“实施方案”)。其中,在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中提出,完善房地产宏观调控。根据房地产市场分化的实际,坚持分类调控,因城施策。坚持加强政府调控和发挥市场作用相促进,使房地产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居住需求相适应。
易宪容:楼市“金九银十”常态化 风险走高
对于房地产开发商、地方政府及房地产投资者来说,当然希望房地产市场的“金九银十”再次上演。上半年房价持续走高,“金九银十”似乎已经常态化。这种常态化会继续吹大房地产市场泡沫,其背后的高风险恐怕是任何人都不愿承担的。
经济日报:摸清供需状况才能有效调控楼市
面对房地产市场的“冰火两重天”,全国及各地楼市调控也面临着不同的政策选项。当下最重要的,是摸清楼市供给侧和需求侧的真实状况,既摸清现有存量、供应量的结构状况,也摸清城镇居民目前的住房情况,把结构性矛盾搞清楚。这项工作做好了,必然有利于楼市调控看清方向、减少争议、避免反复,因城施策也才能收到应有效果.
全国百城楼价涨幅无锡居首 二线城市成主力军
根据9月1日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8月份“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珠海、佛山、东莞8月份楼价环比涨幅挤入全国“7强”。8月份全国百城楼价环比涨幅前10名,除了上海为一线城市,其他上榜的城市均为二线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