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没想到,股指期货是以出现异动行情的方式再次回归公众视线。
昨日早盘,在券商等板块带领下,国内A股放量上涨,股指期货同步上涨。上午10时42分,在沪深300指数期货主力1606合约上,约700手空单瞬间将该合约价格从3100点上方推至2732.4点的跌停价位,10多秒过后,该合约价格又快速回归到3000点上方。
市场对此次“触跌停”异动行情的第一反应是发生了“乌龙指”事件。
去年8月底,中金所针对股指期货出台了史上最严管控措施,之后股指期货成交规模极度萎缩,这次异动行情让股指期货再度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热点。
事件发生后,有市场人士提出,为何700手空单就能瞬间将期指合约拖至跌停板?期货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多位专业交易员,他们认为,此次异动行情可能是开空仓的套保单导致的,相关合约瞬间触及跌停主因在于市场流动性太差。
鉴于此,市场又关心起来“股指期货管控何时能松绑”。
市场讨论热度升温
近段时间,A股一直处在磨人的平台盘整行情中。本周一,市场还流传出一个段子:“今日沪市再度收出阳线,继5月26日收阳之后已是三连阳了,三天上证指数从2822.44点涨到2822.45点,三根阳线共计上涨0.01点,涨幅可谓惊人!”
事实上,三大股指期货也处在这样的纠结行情中。然而昨日,A股和股指期货被点燃的热情从早盘一直持续到收盘,其中沪深300指数期货1606合约的“触跌停”异动行情,进一步推升了市场关注的热度。有投资者调侃:“儿童节,这是给‘捡漏者’送出的礼物。”
从当日沪深300指数期货1606合约成交明细上可以看到,上午10时42分出现了第一笔约500手的空单。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在该合约瞬间走向跌停价的过程中,还有使用“跟大单”策略的程序化交易者跟着开出空单,也有投资者迅速跟空或者对多单进行止损。
“我的系统被秒了,跌停价还开了一张空单随即又止损,还有一位朋友开了9手空单,亏损100多万元。”一位庄姓投资者告诉记者,在此次异动行情中,不少程序化交易者开了空单,最终无奈亏损平仓。
还有一位手工短线交易者,他于10时42分21秒在2736.2点成功买平仓一手,10时42分21秒又在3076.6点成功卖平仓一手。
“刚开出空单便遇到瞬间下跌,果断选择了平仓,如果我当时开了多单,恐怕就会止损了,只能说我比较幸运。”郑州一位短线交易者告诉记者,还有一些人喜欢每天在涨停价和跌停价上挂单,这次可能也会成为幸运者。
“这次显然是没有经验的交易者所为。现在股指期货的成交情况根本不适合一次性开出那么多空单,初步判断应该是机构下单员所为。普通投资者如果能够抓住这次机会,一手也能收获数万元。”有投资者如是说。
事件发生后,记者第一时间致电中金所有关人士,对方表示正在调查中。
流动性差成“硬伤”
“真没想到,股指期货再次回归公众视线,是以这样的方式。”知名交易者许建红说。
在期货市场上,某个品种发生异动行情,都会引起一番热议。昨日,股指期货异动行情发生后,许多QQ群、微信群里炸开了锅,形成“刷屏”之势,投资者的热烈讨论也将伏在股指期货上的“灰尘”抖落。
有投资者提出疑问:会不会发生了“老鼠仓”?对此,许建红认为,在股指期货遭遇严厉管控的情况下,“老鼠仓”推测有些不切实际,也不大可能是一般投机资金,毕竟现在期指上几乎没有这样实力的个人投资者,“最大的可能便是可以申请套保额度的机构,而且机构套保一般都是在股指期货上开空单的同时做多A股”。
在七禾网总编沈良看来,可能是某家大型机构本周二因为看多股票而建仓或刚好需要建仓,同时针对股票多头仓位在沪深300指数期货主力合约上做空套保,其下的可能是数百手对价成交指令。“沪深300指数期货其他3个合约在10时42分到10时43分之间也有不同程度下跌,可能是受到主力合约的牵连,比如该下单员在其他合约上也下了部分空单,或是某些交易者在进行跨合约套利。”沈良说。
昨日晚间,中金所发布消息称,本周二上午沪深300指数期货1606合约在10时42分出现瞬间跌停,经查,是由于某套保客户398手市价卖出委托连续成交,并触发市场技术性卖盘所致。其间,交易对手高度分散。中金所提醒会员和广大交易者,充分注意市场流动性情况,谨慎交易,避免引发市场过度波动。
“去年7月之前,5万手期指空单同时开进都很难看到这种效果,现在500—1000手就能掀起这么大波澜,毫无疑问是市场流动性太差。”许建红说。
“套保盘的失误是一次偶然事件,但偶然中蕴含着必然,投机资金的撤离令股指期货市场流动性丧失,套保盘也很难一次介入,但要分多次的话比较麻烦。”无锡聚商投资总经理杨晓钢呼吁逐步松绑股指期货管控措施,“如果能够恢复到开仓100手的水平同时降低投资者的交易成本,那么期指市场的流动性就会逐步恢复,套保盘就有充足的流动性作为保障,这才是一个正常、健康的市场”。他同时补充说,在逐步松绑管控措施的同时,可以针对程序化高频交易做一些限制。
“去年至今A股进行了多轮调整,现在是很多机构、个人投资者愿意配置股票的时机,但缺少风险对冲工具。”方正中期期货研究院院长王骏表示,股指期货管控措施是一个临时性措施,希望能逐步松绑,为投资者提供一个高效的风险对冲场所。
南华期货总经理罗旭峰表示,从这次事件可以看出市场是有对冲需求的,而流动性风险是市场中非常大的一个风险,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现在由于风险对冲工具缺失,许多大型机构在现货市场也会非常谨慎。,现在已经过去许久,是可以考虑放开的时候了,甚至可以从50手开始逐步试探市场效果。”罗旭峰说。
徐凌:应逐步放松对股指期货的限制
“数量不大的单子就把价格打至触及跌停,表明股指期货的流动性严重不足。”针对昨日期指主力合约IF1606早盘瞬间触及跌停,海通期货总经理徐凌在接受期货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流动性不足致套保功能受限
“我们观察到,盘中为数不多的单子就使主力合约触及跌停,表明市场深度不够,流动性受到严重限制,进而影响了机构套保功能。”徐凌解释说,去年股指期货交易活跃时期,几百手单子下去基本不会对价格造成影响,更不会大幅偏离正常运行。但今年5月至今,沪深300股指期货的日均成交量约2.2万手,为活跃时期的1%,因此看似不大的单子下去,也会造成价格大幅波动。
徐凌表示,自股指期货交易受限以来,已有多家券商、保险、私募等机构向其反映,市场的流动性不足,上述机构无法有效参与套保,也不敢买入现货。
“股指期货是成熟的风险管理工具,对于发现价格、改善股市运行机制、提供保值避险工具、完善投资产品体系和促进市场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只有在一个交易活跃、对手盘较为平衡的市场下,期指的功能才能真正有效发挥。”徐凌说,要正确处理交易活跃度与市场功能发挥的关系,既不能过度活跃成为一个纯投机市场,也不能把孩子和水一起泼出去。对于我国这样新兴加转轨的资本市场,成交量和持仓量的比值客观上会高于成熟市场。
发挥股指期货应有作用
徐凌说,,日本用了两年时间,,逐步解除限制,恢复市场化运行,发挥它对金融市场应有的作用。”
徐凌解释说,在国外股指期货发展初期,其功能作用也不断受到质疑和验证。在美国,股指期货上市初期,恰逢1987年股灾。最初一些市场人士也认为股指期货在金融动荡时可能会成为“坏孩子”,应该限制做空和投机交易;另一些观点认为应提高股指期货的保证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股指期货其实是一股暗中的“救市”力量,完全扮演了“好孩子”的角色。
1988年5月,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在美国众议院谈到了对股指期货等衍生品市场的看法,肯定了股指期货的作用。1991年,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莫顿·米勒为首的独立工作小组经过大量详实的调查,否定了《布雷迪报告》中关于股指期货引致股灾的结论。此后随着争议的平息,美国股指期货迅速发展并走向成熟,特别是经过了“9·11事件”、2008年次贷风暴等危机洗礼,股指期货市场以其稳定出色的表现、显著独特的功能成功获得了社会主流的广泛认同。
日本股指期货的发展历程、所采取的限制措施,与我国几乎完全一致。日经225股指期货曾被认为是日本股市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下跌的主因,日本从1992年开始对股指期货市场发展采取许多限制性措施。后来事实证明,这些措施非但没有取得预想效果,反而对日本金融市场造成了很大负面影响。此后随着限制性政策得以修正,日经225股指期货才逐渐成为全球交易较为活跃的股指期货之一。
“从目前来看,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但只有恢复股指期货市场化运行,场外大资金才敢入场做长期投资、价值投资,才能搞活股市。”徐凌表示。
套保和投机的限制应同样放松
徐凌认为,期货市场的多空一一对应,一张多单对应一张空单,在市场形成上涨趋势时,投资者会开多单,下跌趋势时开空单。期货市场的投机交易是市场的重要基础,没有投机和套利交易存在,套期保值就没有基石。
“因此,可以在测定较为科学的成交持仓比的基础上,逐步放开套保、投机、套利交易的限制,逐步降低交易成本,使市场恢复一定的活跃度,形成较为平衡的对手盘关系。”他建议。
“对于期货市场功能作用的宣传,其实任重而道远。我也呼吁市场经营机构和已经正确运用风险管理工具的投资者共同努力,加强投资者培训、正确宣传股指期货的功能作用,使更多人对股指期货有正确的认知;呼吁更多媒体理性、客观、专业报道期货市场作为风险管理基础工具的作用,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氛围。”徐凌最后说。(记者 阙燕梅)
提供各市场高手故事、经验分享及各类干货
让你真正深入了解期货市场的公众号
期货日报社新媒体中心 出品
联系方式:0371—65611275、65612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