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最新资讯> 八卦财经 | 无锡老字号的前世今生(二)

八卦财经 | 无锡老字号的前世今生(二)

2021-08-24 13:31:37


前两天我们聊了聊无锡几家老字号,回顾请戳→


本期,笔者想跟我们分享一下来对无锡老字号的思考。




在中国,最好做的行业和最难做的行业,唯餐饮业是之。

中国美食甲天下,凡走出国门的中国人,在外邦安身立命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开餐馆;而在中国本土,若是想做点小生意,大凡第一位也会想到开饭店。

纵观全国老字号,也是以餐饮业居多,全聚德到松鹤楼,从六必居到冠生园,几百年的历史沉淀,依然没有让人们忘记那个传统口味。记得去北京时,出租车司机颇为自豪地滔滔不绝介绍当地老字号,甚至还不忘补上一句,“咱自个儿都去那地儿。”



无锡的餐饮老字号也颇多,为何总会让人觉得少了那股深入人心的味道。倘若家中来了外地客人,除非是对方非要尝尝无锡味道,否则先往老字号里请客的并不多。如果连本地老百姓都无所谓去,那这老字号就如少了根一般,还如何讲传承。


对此,锡帮菜专家都大明教授也不止一次提出振兴锡帮菜,发扬无锡老字号,并为之形成系统的锡帮菜文化学说。中国烹饪教育专家陈苏华来锡时就不客气地说,老字号把自己的根本的东西没做好,同时又懒得与时俱进去创新,这种吃老本的做法会使老字号越做越难。



确实,老字号之价值在于时代长久,在其创建始初,其实跟其他餐饮无异,也不过是中国餐饮史的沧海一粟。在市场浪潮中,这些老字号经住了各种变迁,这与其经营者的努力有着莫大的关系。几百年至今,除了期间的一段计划经济时期,老字号从来未脱离“市场”二字,唯有经得起市场考验的才堪称经典。



无锡老字号规模不大,缺乏走出去的能力和意愿。最近几年,全聚德、同庆楼、冶春、松鹤楼等外地老字号在包括无锡在内全国各大城市攻城略地,取得不俗业绩。反观无锡的老字号,除了王兴记在国外开了几家加盟店外再无动作。这一方面是由于实力所限,但更多的还是由于某些无锡人小富即安、固步自封的性格特点在作怪。无锡餐饮界人士并不是没想过走出无锡发展,但或者执着于开自营店,觉得自己实力不够,或者觉得无锡传统饮食偏甜,外地人不会接受,因此作罢。殊不知,全聚德等老字号到各地开分店,很多都是地方入股的加盟店而非自营店,并且改良口味和当地地方菜结合,站稳了脚跟。希望这能给那些思想狭隘、墨守成规的无锡老字号经营者以启发。



其次,无锡老字号经营者思想总体偏于保守、开拓性不足。守着自己一亩三分地,吃着老祖宗的老本,自认为在无锡已经小有名气,就可站稳市场。而随着各种餐饮管理公司在无锡扩张、布局,江浙菜的品牌层出不穷,这就挤压了老字号的市场份额。而老百姓胃口喜新厌旧很快,哪里好吃就往哪里钻。


当然,老字号的扩张也非盲目,在扩张过程中也要注意风险的把控。尤其是餐饮企业,现金流的把控很关键。无锡的喜洋洋就是教训,一旦现金流出了问题,连俏江南这种大佬都不能幸免于难。老字号说穿了也不过是个商标而已,终归靠的不是政府,也不是协会之类,还是要靠市场,倘若固步自封,那老字号半途夭折也极有可能。


    

-END-



本期编辑:大头姐 / wechat:QL291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