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最新资讯> 道可特的合并战略

道可特的合并战略

2021-05-29 14:31:20


7月29日下午,一件震动北京律师圈的消息迅速传播开来:北京道和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道和”)、北京嘉诚泰和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嘉诚泰和”)、北京道可特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道可特”)合并了,三家律所合并为一家律所,合并后选用“道可特”作为所名。据悉,这是北京地区少见的三所合并,在以往,,而三所合并在律师行业实属不多。





此前的7月25日,江苏云崖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云崖”)和江苏柯兰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柯兰”)举行了合并签字仪式,这是无锡市十年来首次进行的律所合并。两所合并后,将成立江苏云崖柯兰律师事务所,拥有律师36名。新所将致力于走专业化道路,力争在5年内成为无锡市规模最大的律所之一。


律所合并的消息不断传出,引起了法律界人士的强烈关注。律所为什么要合并?合并后业绩会超越以往吗?合并过程又有什么难点?合并的前景如何?诸如此类的问题一次又一次牵动着法律人的神经,很多律师也在翘首以待,分析律所合并的利弊。总之,律所合并的话题成功吸引了大众的眼球,刷爆了整个律师圈。


合并条件要求较高


近几年来,随着律师业的快速发展,律所合并风起云涌,并直接产生了不少数百名甚至逾千名执业律师的大规模律所,律所的规模、业务、品牌等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但是合并做大的方式并不适合所有的律所,在内外部条件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会催生合并的需求。


首先,律所合并的目的是什么?通常意义上理解,生存和发展是任何一家律所都需面对的共同问题。在激烈竞争的法律服务市场立稳脚跟,进而做大做强是每一家律所的更高追求。较之自我做大式的内源性发展,合并无疑是在短时期内做大做强的更为直接的方式。因此,有的律所合并是想抱团取暖,目的是为了做大,在做大基础上实现做强。还有的律所合并是为了运营成本的降低,比如行政人员、财务人员的压缩,包括办公空间的充分利用等。另外,促进双方优势互补,实现强强联合也是律师合并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律所合并需要什么条件?因为律所合并牵涉到两家甚至数家律所化而为一,面临的问题非常多,因此律所合并要建立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之上,从外部环境到内部管理等都要符合条件。所以律所合并并不是简单的一加一,而是完全的融合。


据悉,道和、嘉诚泰和、道可特三家律所都有十几年的历史,而且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内取得了不小的成就。道和创立于1999年,具有证券法律业务资格,外经贸企业内部职工持股改制主协调律师资格,尤其擅长能源环保、房地产等业务;嘉诚泰和创立于2000年,在公司业务和重大争议解决方面颇有建树;道可特创立2003年,是一家以公司化管理为特点,以专业化发展为支撑,致力于高端法务、事前法务、战略法务的规模品牌律所,擅长金融与资本市场、基础设施、国际投资与国际工程等业务。


可以说,这三家律所的业务领域重合较少,只有部分交叉。那么这三家律所为什么还要合并呢?它们具备合并条件吗?


在三所合并签约仪式上,道可特主任刘光超介绍三所合并原因时说,“合并不是为了生存,而是为了发展,不是抱团取暖,而是集体升级,不是为了利益,而是为了理想,甚至梦想”;嘉诚泰和主任马慧娟动情地表示,“合并不是害怕冬天,而是向往春天”;道和主任黄鹰强调,“我们有共同的追求,共同的理想,共同的情怀”。




显然,三家律所的负责人都想通过合并打造全新的事业平台,共同推进公司制律所的发展。尽管他们的发言体现更多的是理想情怀,但在此背后,三家律所在合并的可行性以及合并前景等方面做了相当多的调研和分析,认为合并很有必要而且现实可行。


道和的传统特色在房地产领域,嘉诚泰和始终擅长争议解决法律服务,道可特在资本市场方面拥有自己多年来积累的特点和优势。所以,合并后的三家律所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都将得到优化和提高。通过业务融合,新的律所服务领域将更宽广、门类将更齐全,服务水平将更高、更专业。届时,客户和社会的认可度也将会越来越高,律所的品牌会越来越响亮。


所以说,三家律所历史相近、风格相似、规模相当,而且业务领域各有专长,互补性强。最重要的是,三家律所核心合伙人理念一致,结构合理,这是合并得以成行的最大原因。


合并后,三所人员将合力打造“道可特”品牌,新道可特将拥有执业律师及工作人员近百名,其即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历程。


除了新组建的北京道可特律师事务所外,江苏省无锡市的两家律所合并同样基于规模化、品牌化的发展思路。合并之前,两家律所同样各具特色,云崖长于涉外业务、国际国内贸易、公司治理等领域;而柯兰则在资本市场运作、知识产权保护、刑事辩护等方面颇有心得。


云崖和柯兰合并,对无锡业内人士震动不小。无锡市司法局负责人介绍,目前无锡共有140余家律所,执业律师1700余人,无锡市约80%的律所拥有的律师在10人以下。由于经济发达,很多小规模律所也能“活得很滋润”,导致他们做大做强的动力不足。


“两所合并后,我们将整合现有人力资源,在更高的平台上把业务做精做深,把律所做大做强。”无锡市律师协会会长、云崖主任宋政平介绍道。


其实,无锡市的客观环境也是导致两所合并的重要原因之一。作为经济强市的无锡,法律服务市场潜力巨大,对优质法律服务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而规模化、品牌化的律所会满足客户的各类法律需求。




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雷世文认为,律所合并的原因有多种,但是从客观环境来说,律师或律所单打独斗的工作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及市场的需求,专业化、团队化、规模化的律所将成为趋势。因此,出现律所合并潮并不意外。


对于律所合并,《民主与法制》总编辑刘桂明的看法是:我国律师行业发展都将无法回避九大发展趋势,包括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等。三家北京律所合并,毫无疑问就是规模化发展模式。但同时,刘桂明提醒即将合并的律所,前期一定要做好全方位的调研和论证工作,防止出现合并失败的例子。刘桂明预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律师行业的规模化将是一个潮流与趋势。


律所合并面临巨大挑战


律所合并,面临着律所文化的融合与重构、管理权限的重新划分、发展方向的调整以及减员增效等诸多挑战。对于中外律所的合并而言,还涉及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碰撞。可以说,合并后必然有个或长或短的磨合期,相应的冲突也将是无法避免的。如何及时地推出适应新所需要的管理模式,使得原有各方的律师都能够心悦诚服地认同新的统一的经营理念和律所文化,将显得极为重要。



雷世文总结出了律所合并后面临的六大挑战:一是新律所的名称问题,这个需要合并方进行协调和沟通;二是律所的管理架构和制度建设问题,律所合并后,为适应更大规模、更多人员的现状,需要对管理架构及制度建设进行适当调整;三是在合并之初,律所的办公地点、主任及参与管理的合伙人人选等问题上需要认真沟通;四是容易出现业务冲突;五是文化冲突不可避免,每个律所都有其各自文化,合并后,需要文化的融合和破立;六是注意合并的行政审批。


这六大挑战都是律所合并面临的首要问题,有些问题看似不大,但牵连甚广,如果不加以重视,会引起连锁反应。


刘光超显然意识到了这些问题,在合并前,三家律所的负责人以及合伙人经过了充分的沟通和商议,确立了彼此信任、彼此尊重、彼此支持的原则,以及在发展上求同存异的策略。刘光超还谈到,合并后各所的核心合伙人要在思想认识、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进行自我改造,大家都要学会做一个合作者。作为合并后新道可特的掌门人,刘光超提醒自己要做好聆听者、协调者和推动者。




针对此次三所合并,道可特采取了三种措施来加速三所的融合:一是尽快完成人员的融合。具体措施包括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理顺相关管理体制,尽快实现三所人员与业务的融合,营造珍惜人才、人尽其才的良好工作氛围,在内部倡导专业、效率、竞争、创新等理念,尊重每一位员工的合理诉求和创造力,在律所发展的同时,让每个人的潜能都得到充分发挥。


二是尽快完成律所文化的融合。刘光超认为律所文化是律所发展的软实力,是促进形成合力的关键。道和、嘉诚泰和、道可特三家律所有各自的律所文化,要汲取精华,尽快形成新的更具有凝聚力和竞争力的律所文化,进而使三家律所在合并后真正形成合力。


三是尽快完成业务的融合。律所合并的目的无外乎“做大做强”,做“大”相对容易,做“强”就没那么简单了。三家律所都有自己的业务特色,擅长的业务领域也不尽相同。应该促进三方优势互补,实现做强。


道可特的三点措施显然有明显的针对性,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律所合并中出现貌合神离的情况。


对于律所合并过程中的诸多难点,刘桂明也认为要协调处理好业务市场的重新划分、客户资源的再次分配等各种情况,因为一旦处理不好,律所合并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也违背了律所合并的初衷。


另外,根据目前律所发展的现实状况可知,过渡的规模化会带来管理成本加大,主营业务不突出,业务风险加大,利益冲突明显等弊端,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新的道可特成立前,三所负责人就对此进行了商议,他们一致决定优化合并后道可特的人才结构,提倡适度规模化的战略,坚持走精英团队整合和品牌合伙人引入的策略,避免出现人员冗杂、工作低效等情况。


由此看来,律所合并并不是简单的凑到一起做业务,而是牵涉到诸多方面,包括文化融合、业务重新划分、人员架构调整等。


发展模式决定合并前景


律所合并的前景怎么样?是不是合并了就一定能在法律服务市场抢得先机?诸如此类的问题把一部分计划合并的律所挡在了门槛外,他们对于律所合并抱有期望,但是又有些顾虑,因为律所合并效果一旦不如意,就会造成精力、财力等巨大损失。


刘光超认为,律所合并的目的肯定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意外情况也许会出现,但要尽量做好前期工作。在合并前,充分调研市场环境以及分析合并效果是必须要做的工作。新道可特成立前,三所负责人一致认为国内的法律服务市场处于上升空间,法律服务需求旺盛,律所合并的外部环境比较成熟。对内来说,道和、嘉诚泰和、道可特三家律所规模相当,在业内均具有良好的口碑,三位带头人志同道合,在发展理念和目标上高度契合。所以,内部的合并条件也相对成熟。内外部条件达到临界点了,合并的需求也就出现了。


“我认为三所合并必将在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规模化发展方面做出成绩,我也相信三所的合并将会在行业内产生积极的影响。”刘光超说道。经过如此慎重决定以及多重程序确定的合并,其前景肯定值得期待。


合并律所发展好不好,还要看合并后新律所的发展模式,部分律所合并后相比以往并没有太大的发展,说明其对发展模式并没有做出调整和改善。


新道可特发展模式颇具特色,刘光超介绍说,道可特会坚持走公司化、专业化的路线,适度规模化,深度国际化,借助信息化,打造一个高端、可持续发展的品牌所。




据了解,合并前的道可特一直坚持公司制,而且在实践探索中不断有一些创新。刘光超在合并签约仪式后的研讨会上谈到,道可特3.0版在律所公司化方面有两大亮点,一是设计了渐进式的公司制深化路径,为公司制律所规模化做出了有益尝试;二是真正推出了律所股权合伙人并系统性地考虑了资合与人合的结合。对于新道可特的规划和管理,刘光超设置了合伙人大会、权益合伙人会议、管委会、监事会、主任班子等机构,并提出了打造一个职业化的律所CEO团队的管理理念。


新道可特的发展模式无疑对于处在合并期的律所具有很大的启迪意义,实际上,找到一条合适自身发展的道路对于合并所来说实为重要,其不但关系着律所能否合并成功,也影响着律所以后的发展前景。纵观国内法律服务市场,律所的成立、消失、合并等戏码每天都在上演,其中既有成功的笑声,也有失败后的泪水,无一例外,这是市场的选择。但我们相信,一家对市场敏感、对行业热爱,并且勇于做出变革的律所肯定会笑到最后。


本文由方圆律政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