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线城市刷新地价 港企"大佬"感叹内地地价太高
2021-10-18 15:08:49
173轮竞拍、溢价率185.34%,最终楼面地价18050.3元/平方米——昨日无锡诞生的最新单价地王,经过了3个小时的竞价“拉锯”。同场拍卖的另一幅住宅用地竞价用时1个半小时,97轮竞价后,溢价率高达269.23%,楼面地价13581.57元/平方米,紧随新晋地王成为无锡单价第二高的地块。
位列“三线城市”的无锡,近期单价地王的刷新速度超出想象:先是8月19日土地拍卖创近万元地价新高,继而8月22日的土拍拍出无锡历史上第一幅万元地,半个月后,当地地价最高水平又噌噌噌地上窜了大几千元。
眼下的无锡楼市充斥着楼盘涨价的信息,尤其是8月两场土拍地价冲高后,楼盘价格预期更是高涨,惜售待涨的、涨价逼定的越来越多。这似乎是一线城市和南京、苏州等二线城市楼市的“翻版”。
不过,在无锡“异军突起”之时,苏州房地产市场已归于平静,投资渐趋冷却。按中指院数据,8月苏州房价出现年内首次负增长,以0.25%的环比降幅,列全国百城倒数第18位。苏州楼市库存出清周期已从2个月回升至5.9个月。
苏州楼市降温,与当地接连不断的调控尤其是外地人限购实施密切相关。业内认为,前期外来资本快速涌入带火市场,一旦需求泡沫渐消,市场自然就会回归本来价值。
相比之下,无锡房地产消费环境宽松,在流动性充裕的大市下,成为资本云集地。8月底,当地曾传出银行对外地人购房限贷的消息,但很快被辟谣。而当前无锡地王频出,也因此,业内普遍认为量价齐升的态势仍将在无锡延续。
有网友评论称,郑州地价现在一个月不刷新几次纪录,都让人不放心。
4月5日,一块标号为“郑政东出〔2016〕5号”的土地,以网拍方式出让。经过147轮的竞价后,这块地以22.31亿元成交,均价2049.04万元/亩,使郑州地价首次超过2000万元/亩。据测算,楼面价接近1.23万元/平方米。
新纪录的热度还没过。6月1日,郑州市郑东新区的一块地,历经64轮竞价,终以17.91亿元的价格成交,以亩均单价约2413.7万元刷新郑州土地单价纪录。
正当大家对仅仅维持了不到两个月的短命纪录惋惜不已时,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一个小时后,另一块土地以亩均单价2603.4万元,再次将寿命为一个小时的老纪录抛于马后。
上述的几块土地,都来自号称“地王窝”的郑州北龙湖区域。其位置优越,是郑州东区仅剩的整片未开发区域,地块干净,不可多得。从规划上,龙湖地区是郑东新区的点睛之笔。自2011年以来,这里就吸引恒大、建业、正弘、正商等地产大鳄抢滩攻城。
“既是地王窝,出几个地王也就不足为奇。毕竟,哪个城市没有几个高端楼盘呢?”正当业内人士分析论证,称不必过分关注之时,一切又突然发生了变化。
9月8日,新鸿基地产公布了截至2016年6月30日止的年度业绩,并召开发布会。在业绩报告的展望,新鸿基地产表达了对内地房地产市场的看好,并透露将把重心放在一线城市。但在业绩发布会上,公司高层却也直言:目前拿地还是集中在香港,因为内地地价太高了。
新鸿基地产最新业绩报告显示,公司实现综合收入约为911.84亿港元,较上一财年增长36.54%;归于股东溢利约为326.66亿港元,较上一财年增长5.1%。
值得一提的是,新鸿基地产董事局主席报告书中,特别提及了新鸿基地产对于内地房地产市场的看好。
报告称,尽管近期有个别城市推行楼市调控措施,但内地住宅市场于回顾年内在有利的整体政策环境下表现不俗。住宅需求稳健加上买家信心充裕,令一线城市的楼价进一步上升;其他城市的库存水平亦显著下跌,成交量增加。
报告显示,按所占权益计算,集团年内在内地录得的合约销售额约为人民币75亿元,“表现令人鼓舞。”
而在租金收入方面,报告显示:来自内地的总租金收入按年增长12%,至人民币29.68亿元,增长主要是受续租租金上升及新投资物业增添的收益所带动。
报告中称,集团将继续运用本身的专长和经验,在内地发展高级住宅和地标式综合项目。
至于对未来的展望,报告称,集团对内地经济和地产市场的中长期前景充满信心。“短期而言,内地的经济动力会得到预期中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及财政措施支持。此外,现有的经济结构改革继续进行,长远会提高整体生产力。”报告中指出,尽管有个别城市推行房地产调控措施,但上述各项因素及持续城市化均对主要城市的地产市场有利。
报告透露,内地方面,集团会坚持採取选择性的策略发展业务,将重心放在一线城市,并会更著重投资物业业务,务求经常性收入稳定增长。
然而,在业绩发布会上,新鸿基地产副董事总经理雷霆却也直言,公司会积极参与投地,争取获得更多优质地皮,但目前拿地还是集中在香港,因内地地价太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