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新月异的科技领域,每一款产品给人们的回忆注定是短暂的。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这句话用来形容科技产品是再合适不过了。iphone,却是少有的被后浪推到沙滩上还依然光彩熠熠的产品。即使每一年都有新一代的 iphone(后浪)出现,旧一代的 iphone 还是同样被市场尊重着。
iphone 的历史每年都会被重提,因为它不仅仅是一家公司的历史,也是智能手机的其中一段历史。因此,不管是它第一天面世的那天,还是第一天上市与消费者亲密接触的那天,这段历史总会被重提,并随着新的历史增加篇幅……
谈 iphone 总免不了要先提提 ipod。因为 ipod 可以说为苹果未来向移动设备市场大举进军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也为 itunes 媒体帝国打好地基。
2005 年的 motorola rokr 算是苹果第一次试水手机市场,尽管硬件不是苹果开发的,但这是一款与 itunes 整合的手机,也让苹果首次看到 ipod 与手机结合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还没等大家好好认识结合了 itunes 的手机,苹果于 2007 年 1 月推出自己版本的“itunes 手机”,而且更先进,更新颖。在那之前,外界对苹果的这款手机早有传闻,就像我们现在看到 iwatch 传闻一样。
谷歌时任 ceo 埃里克·施密特(他当时也是苹果董事会成员之一)与乔布斯一起宣布了第一代 iphone。可惜,此后两家公司握手的机会越来越少,直到出现今天这个局面。
第一代 iphone 的摄像头足有 200 万像素,但缺乏 3g、复制粘贴等关键功能。不可自行更换的电池也令它略显另类。
乔布斯在发布会用 iphone 打电话给乔纳森,这个镜头很让人难忘。曾经的“二乔合璧”如今只剩下乔纳森一人。
第一代 iphone 的秘密武器是它那触控界面,无物理键盘。今天,我们对触控屏幕的手机已经司空见惯,但在那时,这可称得上独创。
今天看来,3.5 英寸的第一代 iphone 屏幕已经算小了。但是在它发布的那年,相比其他竞争产品,它已经称得上“大屏”。诺基亚的 n95 智能手机也只有 2.6 英寸。
safari 证明了在一块不算小的触屏浏览网页体验是不错的。其中的秘诀就是苹果的捏合缩放技术。用户能够在多点触控界面捏合,轻松控制网页内容。
2007 年 6 月 11 日的旧金山会议中心,乔布斯与开发者一起欢快地聊着。左边的施密特陷入沉思,心里在打着什么小算盘呢?
iphone 的面世顿时让竞争对手的产品相形见绌。无论是外观还是功能,竞争产品显得累赘极了。
在手机存在多年的物理键盘,成了被 iphone 冲击的第一个牺牲品。今天我们走进数码城,应该很少能看到带物理键盘的智能手机了。
七年前的今天,苹果旧金山零售店还没开门,就被心急的顾客堵住了门口的空地,他们都是冲 iphone 来的。
在 iphone 七年的历史中,android 几乎从一开始就如影随形。就在 iphone 上市不到 5 个月后的 2007 年 11 月 5 日,谷歌正式宣布 android 移动操作系统。跟今天的 android 相比,早期的 android 略显稚嫩。不得不说,这些年 android 也在成长。
一周岁是值得庆贺的日子。iphone 也在乔布斯和观众的祝福声中迎来了第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