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交流故事> 【小城故事】001:镇江

【小城故事】001:镇江

2021-07-22 10:30:13

我走过很多地方,但吸引我的往往是一些不被人注意的冷门城市。我把它们统称为——小城。

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

 

镇江,《新白娘子传奇》里金山寺的那个镇江。

 

对镇江这座江苏小城的兴趣,起源于多年前接触到的水下考古纪录片《瘗鹤铭》,我前后看过两遍,被这一中国书法界的千古谜团深深吸引。2012年,台湾奇美博物馆在镇江博物馆举行了为期半年的《奇美博物馆珍藏展:艺术中的儿童形象》展览,因为一则在镇江博物馆微博上的留言,我居然收到了镇博特地为我寄来的这本《奇美博物馆珍藏展:艺术中的儿童形象》画册,让我大为感动。尽管错过了这次特展,但画册从宗教与神话、文学与历史、肖像与风格三个切入点,介绍了不同艺术家的特质和社会背景,非常好看,至今都妥妥滴收藏着。于是2012年12月,我选择了镇江、丹阳和无锡,来了一趟“苏秀”主题的跨年之旅。而心心念了好几年的镇江,自然是打头阵。


镇江博物馆寄来的画册

 

一个人与一座城的缘分,就像人与人一样,只需一眼就可以分辨出是不是同类。当我在高铁上昏昏欲睡地看完一部《相棒》剧场版、抵达ibis后安顿好行李,在那个阳光很好的下午终于来到江边,远眺到长江下游这座岛屿——焦山时,竟然有一种一见如故的感觉。那种感觉非常奇妙,同时也难以用语言来形容,好似在与古代,进行着一场无声的对话。

远眺焦山

 

冬日的岛上游客寥寥,冷清、寂寥,倒也符合我的口味。绕岛一周看摩崖石刻、看江中的芦苇、看被江水一遍遍冲刷出青苔的石壁,顿时明白了“沧海桑田”的全部含义。


江上的岛,岛上的江


焦山碑林也是必到之地。颀长、清瘦的竹,把小院包裹得密不透风。


抬头看竹隙,猛然想起高中时那部《像雾像雨又像风》里的竹林情节,记得那时就好想有朝一日能亲眼看一看江南的竹。从彼时到此时,居然一晃过去了十几年。


鉴于《瘗鹤铭》“大字之祖”的崇高地位,自然是陈列在单独的展厅。



尽管早已在纪录片里看到过影像,但亲眼见到《瘗鹤铭》的实物,居然让我顿生寒意。比想象中高大,黑色的崖壁冒出渗人的气息,有种,死亡的味道。恩。


焦山古炮台。1842年的扬子江战役(镇江抗英保卫战)在这里发生。因为实力悬殊,焦山守军全部牺牲。后来在青州旅行时,在青州博物馆里无意间看到一块镇江战役碑,才知道原来抗英战役里有2000多名青州兵参与了战斗。历史和交错的空间,就这样得以奇妙地相连相接。

 

镇江城市不大,市内著名的“三山”:焦山、北固山、金山,只需一趟公交车就能依次抵达。趁着夕阳西下赶紧奔向金山。


如果说焦山是“山裹寺”,那么金山则是“寺裹山”。虽然名声在外,但从情感上我却没有任何亲近之感。只不过是一个无聊游客的“到此一游”罢了。



金山给我印象最深的反倒是这雪霁的屋檐和夕阳


第二天一大早跑去邵顺兴吃锅盖面——镇江的三大美食之一。小店的营业时间十分“奇葩”,去晚了就只能吃闭门羹了。好在运气不错。

填饱肚子之后就是又一个重头戏:西津渡。


作为长江沿岸的一处漕运码头,西津渡的渡口文化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和中国的很多商业街区一样,这里也被“改造”得集古与今为一身,传统又现代,但并不会引人腻烦,还算是一处蛮有况味的地方。



英国领事馆旧址


很有鼓浪屿feel的领事馆旧址


镇江博物馆

博物馆门前一对老年夫妇卖的豆干儿、香肠等煮物。冬日里的暖阳。


赛珍珠故居是临时起意要去的。不过因为赶上中午漫长的午休时间,去了两次才成行。


故居呈东印度式,两层小楼,非常僻静。赛珍珠在这里前后生活了18年。自由出入,没有工作人员,也没有其他游客。听着窗外被风吹起的松涛阵阵,脚下踩着吱吱呀呀的老旧地板,竟然有种穿越的感觉。


院墙上的猫


后来去了仓巷的镇江名医张云鹏故居,这里曾经获得过UNESCO评选出的2000年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项目奖。现在属于私人宅院,不过在门口犹豫了半天,最后也没好意思敲门打扰主人。

 

北固山最适合清早去。由于位于“三山”最中间,左眺金山,右望焦山。这里是“甘露寺刘备招亲”的故事发源地。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的就是这里——特别喜欢其中那句“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当然更著名的是末尾“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北固山铁塔

清晨的石阶

在镇江的最后一站是沈括的梦溪园,也是很容易错过的一个地方。小院簇新,但很清幽。


时年58岁的沈括辞官后定居在此,写下了著名的《梦溪笔谈》。用现在的话说,沈括绝对是个“学霸”,学识相当渊博,在数学、光学、地学、医学、建筑、水利、生物等自然科学,以及文学、艺术、考古、音乐、经济等人文科学领域都有很深的涉猎。


由于时间所限,在镇江仅仅停留了2天多的时间(中间还去了一趟丹阳看石刻)。年纪越大,在旅行时越会抱着一期一会的心情,毕竟很多地方,由于时间和精力所限,我一生只能够来一次。

 

不过镇江对我来说,并不是这样的存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