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交流故事> 会员风采 | 张贵东:从醉心户外的驴友到组建环保小组的LNTer

会员风采 | 张贵东:从醉心户外的驴友到组建环保小组的LNTer

2021-07-01 09:06:57

文:冯丹阳(写作志愿者)
图:张贵东


 “汉业唐规西陲永固,秦川陇道塞柳长青”,西域戈壁“左柳公”的故事代代相传,长青的柳树象征着和平与生机。如今,无锡的自然之友小组也有一位 “柳树”先生。数年间,他真心实意地践行着“无痕山林”(Leave No Trace)的理念,让环保的小苗落地、生根、发芽,让环保的气息温暖更多人的心扉。今日的会员风采,我们来讲讲柳树的环保故事。


热爱山水户外的柳树先生近照


醉心户外,初识“无痕山林”


2013年,无锡还没有“自然之友”的足迹。当时, “无痕山林” 在南京开办讲座,分发宣传图册,主张企业也要缴纳一定的环境税。跟随朋友去听讲的张贵东(自然名:柳树),被深深地感动了。


在他的第一印象中,“自然之友”的小伙伴们亲切随和,不仅是知识的讲述,而是让人融入其中,真正教给公众伙伴怎么去做。


从那时起,他就喜欢上了这个组织。用他的话说,自然之友与一般的“吸粉”团不同,真正地力行环保,令人感同身受。


面对笔者,张贵东不忘抓住宣传“无痕山林”理念的机会。在此特别分享给大家。如果你是户外爱好者,了解“无痕山林”,你的旅途会很不同。


“无痕山林”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户外活动理念。


当时进入森林公园进行野营的爱好者不断增加,对自然人文资源带来了无法承受的冲击,“无痕山林”的理念开始出现。


在1982年,一位Custer国家森林的工作人员Tom Att与他的同事,开始发展“无痕山林”户外活动方案,此活动随即在林业署系统下逐渐传开。


1987年美国林业署、国家公园署及土地管理局合作发行《无痕山林土地理论》(Leave No Trace Land Ethics)倡导手册,宣扬保护自然的精神,呼吁游客尊重自然。“自然之友”也在中国积极推广“无痕山林”,并在北京专设小组。


“无痕山林”的基本原则

1. 旅行前做好充分的计划与准备
2. 在可承载的地表上旅行与野营
3. 恰当地处理垃圾
4. 将发现的属于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回归原状
5. 降低营火对自然的影响
6. 尊重野外生物
7. 尊重其他旅行者的权益


此外,自然之友还倡导“够用就好”“对环境冲击最小化”的原则,与伙伴们一起,以实际行动保护美丽的大自然。这些都让“柳树”觉得“自然之友”所倡导的理念越发亲切而有价值。


从学习到传授:无锡小组的成立


南京之行后,本身也热心于户外运动的柳树先生,回到无锡。


他看到了坚持奉行“无痕山林”的必要性,同时也与一些“自然之友”的老会员相识。通过与自然之友北京办公室的联络,2014年大家开始在无锡组建团队。


当时的负责人是王凤荣(平凡),她坚持每天测量当地的空气质量,并把数据公布于无锡小组的微博上,恰恰是平凡而伟大的坚持。小组核心组员,常常到南京、苏州、上海学习,大家发自内心地喜欢这个组织,并从自然之友创办人之一梁从诫老师汲取精神力量,想着怎么去改变周围的环境。


2015年7月,由十几个人组成的无锡小组终于成立了。但一开始大家不知道怎么开展活动,碰头会上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不亦乐乎,但是该怎么行动却没有定论。


柳树则主动请缨,负责组织“无痕山林”的户外活动并带队。一年下来,一共开展了十二三次的活动,成为了无锡小组的特色板块。早期时候,没有经费,柳树还曾自己垫付了做旗帜的资金。

 

无锡小组在“无痕山林”户外活动中的合影


刚开始,每次活动前,柳树要花一二十分钟左右进行“无痕山林”理念介绍,并让大家进行简单的破冰互动,也以此让新人迅速融入“自然之友”小组。


但是长期下来,他发现,并不是每个人都理解这样的安排,甚至不愿意互动。


几次之后,柳树先生开始动脑筋尝试改变这种做法,在一开始的拉伸锻炼之后,把介绍理念环节放在了休息时间,现身说法地给大家讲垃圾焚烧造成污染、产生呼吸道疾病的后果,适时地告诉大家不抽烟,减少随身携带的垃圾、不随便在户外场所丢弃垃圾的原则,效果更为显着,也培养了参与者的一些好习惯。


大家随身携带的物品包装被拆开,只带里面的小包装,外面的大包装当作垃圾袋来放置废弃物,每次都有其他自由行的登山爱好者主动要求加入到“无痕山林”的队伍中来。


2016年,柳树陆续培养年轻人来带队,让“自然之友”无锡小组长久发展。


在志愿者组织经验中提升绿色公民素质


在无锡小组中收获了许多欢乐,同时,团队运作也会碰到形形色色的问题。


有人想打着“自然之友”的旗号去做商业宣传,被称为“掌门”的柳树就是不同意。


有时候,组会讨论怎么也达不成共识。大家不缺乏主见,也不是没有方向,只是缺少执行魄力。毕竟不是专职工作,那么,谁来做执行人,如何实践计划,是值得思考的问题。相应地,组织的凝聚力也会受到挑战。


新会员(指捐赠人及志愿者)能否长期积极参加活动,是否应该引入“入会考察期”,也一直是大家讨论的问题。


柳树先生也希望看到更多的自然之友小组间互动。比如,在讲座参与上,如果一个地方小组不能参加,可以把名额转给其他地方小组 。此外,各个小组,也应该多组织分享会,告诉彼此活动的见闻、感受,比如“无痕山林”的垃圾捡拾活动、盖娅的亲子手工活动等。另外,柳树说,小组的运行,应该多让年轻人参加,鼓励他们带头,让更多人加入“自然之友”的大家庭。


继续传播:“无痕山林”与新疆小组


笔者在北京亚洲运动用品与时尚(ISPO)展览会上,遇到了柳树先生。这是一场户外运动爱好者的盛会。


 VAUDE的Leave No Trace介绍

   
组织户外的“无痕山林”活动既锻炼了身体,又可以向公众讲解无痕山林的理念,柳树认为是一个双赢活动,愿意多组织大家参与。通过培养年轻人带队出行,可以做更多的宣传,活动举办的频次也会增加,何乐而不为。


但柳树先生又说,因为个人原因,他现在一年有好几个月的时间在新疆,如果可能,他希望促成“自然之友”新疆小组的成立。柳树先生表示,目前这只是不成熟的个人想法,希望能得到北京自然之友的指导。


柳树先生说,从与“自然之友”的亲密接触中,他感受到一种平和,越了解越觉得发自内心地喜欢“无痕山林”理念。从自然之友创世会长梁从诫先生那里传承来的“真心实意,身体力行”非常鼓舞人心,要尊重别人,要带动更多力量,使精神延续下去,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环境改善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



会员中心小提示

根据会员中实地考察无锡小组,果真是环保点子多元,参与热情高涨,又具备强劲的行动力的小组!他们已经建立无锡小组中微信公众号,欢迎无锡周边伙伴就近参与活动,相信您不会失望的,甚至会被无锡小组的号召力给深深吸引住呢!


扫一扫,关注自然之友无锡小组

此外,文中所提及的无痕山林(Leave No Trace),如果您还不了解什么是无痕山林,欢迎关注自然之友无痕山林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wuhenshanlin)。自然之友是美国无痕山林在中国正式授权确立合作伙伴关系的单位之一,大家可要识别清楚喔!热情活力的无痕山林小组等着你!


想运用自己的特长来为环境改善做点什么?和自然之友一起工作吧!

多岗位正在招募中: |  | 网站数据迁移志愿者(参见今日推送的其他消息)请点岗位名称了解详情



自然之友本周缤纷会员活动已经更新!

| 观鸟 | 户外 | 讲座 | 读书调研 | 自然教育 |

推荐:

参加活动,和了解更多活动信息,请回复“活动”


成为自然之友,改变从行动开始

了解我们,请回复“自然之友”



点击 阅读原文 成为自然之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