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山藏整合营销
精准 · 洞察 · 互动
记录
城 事
90 后 混 常 州
Hello
芙蓉
TALK ABOUT FURONG
@张先生 62岁
以前芙蓉很多养珍珠蚌的地方,现在都改成养鱼、养螺蛳了。我们芙蓉的螺蛳那可是全国都有名气的。曾经还上了央视。壳薄肉嫩,还没多少沙子。不少外地人都特地赶过来吃。
@孔阿姨 54岁
我是地地道道的芙蓉人,六十年代出生在老街上,在我印象里芙蓉最多的就是水。芙蓉人对于水的依恋就像是螺蛳、蚌珠。我们靠水吃水,也是这些水给了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
@卢小姐 26岁
我离开芙蓉好几年了,现在也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会回来住一晚,但是芙蓉每一个角落都留有我儿时的欢乐和青春的足迹。近几年芙蓉的古建筑越来越少,印象中的芙蓉已经渐渐远去,但芙蓉依旧是我最美好的家乡。
江 苏 · 常 州 · 芙蓉
四月的阳光和煦温柔,透过密集的香樟叶,细细碎碎的打在脸上。芙蓉,相逢在常州山水间,从杨柳依依的堤,摆渡至桃花纷飞的岸。在残存的矮凳桥上刻画出一道又一道生命年轮,听刘白荡湖诉说着一言难尽的沧桑典故,待人翻阅、掩卷长思……
▲撑着船,把在芙蓉的日子过得像首诗。
▲落花有意逐流水,流水何尝又不眷恋着落花?
▲散落在小镇中的浪漫春色,走走停停间品味那一份宁静悠然。
▲行走在芙蓉,一步一景,又怎会寂寞。
▲丝丝细风掠过水面,便让河水泛起涟漪,甚是有趣。
▲迷迷糊糊的在路上晃悠,不经意路过的赵家祠堂。
▲比清新自然更胜一筹,多了一种原始超脱的意味。
▲宗祠侧门的石狮子安静地把守着院门。
▲旧时光的味道浓浓的。
▲老宅回春,这里看得见的不止岁月。
▲自有诗书万卷,安用田园千顷。
BOUTFURONG
芙蓉 · 一个月的鲜嫩
一味螺蛳千般趣,美味佳肴均不及。凭借着豆浆喂养大的芙蓉螺蛳,以壳薄、肉厚、鲜嫩而闻名于世。清明过后,螺肉更是肥美,营养价值极高。素有“春天螺,赛过鹅”的美称。简单的用姜蒜炝锅,倒入螺蛳加一点点辣椒爆炒,出锅后扑鼻的香气,“嘬嘬嘬”的吮螺声,节奏分明。时缓时急,勾人馋虫。
▲用漏勺小心的捞起,个个鲜活。
▲阿姨用针仔细的挑出螺肉。
▲称几两回去炒炒韭菜,老好个~
▲家门前的大河里就养了螺蛳。
▲临水依依的居民小楼诠释着江南婉约的风情。
▲集市上摆卖着芙蓉特色水产,螺蛳自然也在其中。
BOUTFURONG
芙蓉 · 不能错过的双庙
芳山衔接三山峰,半抱蓉湖秀色浓。堤柳坡松多郁郁,山村水郭画图中。双庙禅寺北倚秦望山、东临芙蓉堤。处于武进、江阴、无锡三市交会地。因历史上该地有东平庙和长世庙两座庙宇,后集聚成村,取名双庙。
▲走在斑驳幽深的寺院中,仿佛可以听见佛语的呢喃。
▲没有喧嚣争吵,只有一抹阳光,让人感到无比的温暖。
▲香炉一角上的飞龙栩栩如生。
▲随手一拍就是一幅定格的画卷,连庙门口的公交站牌都禅意自然来。
▲道光年间建成的的张公隄保持着原来的样子。
▲双庙前正在扩建整修。
BOUTFURONG
芙蓉 · 新街旧貌
岁月悠悠,历史带走了浮华与喧嚣,留下了质朴与美好。在历史长河变迁中,芙蓉没有失去自己最初的模样。不忘初心,依旧保有那份独特的质朴和纯真。蜿蜒的小街在鳞次栉比的店铺拥抱中,世俗而又温情。虽不能惊艳时光,但不小心就温柔了岁月…
▲孔家大食堂,锱铢必较的细节吸引着过路人目光。
▲镂空的油木窗,浮雕的墙面,连餐桌座椅都要不遗余力的拥有文化的痕迹。
▲工人师傅在砌管道,这在城中并不多见。
▲繁忙的街道,熙熙攘攘的人群,见证了芙蓉的发展。
▲芙蓉中学造就了多少莘莘学子。
▲校园生活中少不了的体育锻炼,少年强则国强。
心随着一尾渔船缓缓松开,轻柔荡漾。桨声帆影,烟雨尘印。在芙蓉走走停停间,遇见美好……
你对芙蓉的印象如何?
有哪些神级美食及传说?
你有哪些美好的回忆愿意分享?
欢迎你使用评论功能和大家进行互动!
寨桥,愿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横塘清如明镜,青龙绕指成轮
魏村,镜色下的阡陌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