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爱吃西餐,都会必点牛排作为主食,还有的小伙伴们会去超市选购牛排回家自己做来吃……
但是,最近网上曝出一则消息:说在澳洲的肉类市场里面流入大量用肉胶做的“合成牛排”,都是用次品肉块+肉胶拼接的,不单单是澳洲,据说“拼接肉”早已是全球行业内的潜规则!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我们来看看实验人员做的一组实验!
视频时长:03'15'' | 建议在wifi网络下观看
碎肉竟然可以用胶一粘拼接起来做成牛排!
这到底是什么样的神奇工艺呢?
一位调料品市场的店老板说,做合成牛排用的一般是卡拉胶,卡拉胶是一种食品添加剂,能吃,但要适量。它除了保水还有另一种特殊的作用,就是可以把碎肉粘合在一起。
除了卡拉胶,还有一种叫TG酶的添加剂,同样有着重组碎肉的作用,增强肉制品弹性。
实验人员从市场以每斤30元的价格买来一批碎牛肉进行实验。
在实验中加入这种添加剂之后,闻起来有点像过期奶粉的味道,往里面加水就变得黏糊糊,搅拌之后很黏稠,停止搅拌就会凝固。
接下来,实验员把“肉胶”均匀地抹在碎牛肉上,然后用保鲜膜裹起来塑形,用力压实、挤掉里面的空气。
常温下静置6小时,让添加剂和牛肉充分吸收后,再放到冰柜里冷冻。
冰冻过后的牛排,仅仅靠肉眼去看,基本上能够以假乱真了。那么,口感又会怎么样呢?
煎好的牛排味道居然也不错,肉质还特别嫩,也不会松散。
那么,市面上出售的牛排真的含有这种胶吗?
实验员在某大型连锁超市发现,加了还原胶、卡拉胶、谷氨酰胺转氨酶等食品添加剂的牛排以及牛肉制品比比皆是。
据业内人士透露,这种肉他们叫拼接牛肉,要区分牛肉是不是拼接的,就是要看配料,配料里面乱七八糟东西多就不靠谱,配料里面只有牛肉那就是原装的。网上100多块钱10片那种牛肉,基本都是拼接的。
业内人士还表示超市内的腌制牛肉是品质最差的。
但超市内的成品腌制牛排,价格大约是35元一盒,每盒180克左右,价格大约是菜市场牛肉价格的三倍,可见它的利润空间。
大伙购买牛排的时候真的是要擦亮眼睛啊,要看清楚牛排外包装的标注再进行购买。
| 下面教教大伙鉴别牛肉优劣的小技巧 |
有无红点,无红点是好肉,有红点是坏肉;
新鲜肉有光泽,红色均匀,较次的肉,肉色稍暗;
新鲜肉的脂肪洁白或淡黄色,次品肉的脂肪缺乏光泽,变质肉脂肪呈绿色。
新鲜肉具有正常的气味,较次的肉有一股氨味或酸味。
新鲜肉很有弹性,指压后凹陷立即恢复,次品肉弹性差,指压后的凹陷恢复很慢甚至不能恢复,变质肉无弹性;
新鲜肉表面微干或微湿润,不粘手,次新鲜肉外表干燥或粘手,新切面湿润粘手,变质肉严重粘手,外表极干燥,但有些注水严重的肉也完全不粘手,但可见到外表呈水湿样,不结实。
| 辨别注水牛肉和变质牛肉 |
如果表面湿润而粘手,肌肉色暗,脂肪变得不透明、不洁白,表面用指压下去不能复原,甚至发霉变色,带有臭味,这便是变质的牛肉无疑。
牛肉一旦注水,肉纤维便显得粗糙。因为注水,使牛肉有鲜嫩感,很容易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但仔细观察辨认肉面,常有水分渗出,用手去摸肉,会粘手、湿度重,如果用干燥的纸张贴在牛肉表面,纸张很快地被湿透。而正常的牛肉用手去摸,不粘手,用纸贴,不湿透。
图文来自网络 |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不会告诉你小编的个人微信是yzxmall
健康.简单.专注.极致
①一字鲜官方店,正品保障,闪电发货
②百盛超市
无锡中山路百盛负一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