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半时间里,我们公司通过RFQ共成交174笔!
如何做才有这么多的成交?
RFQ四大招,让业绩飞起来!助我司野蛮生长!
高春峰,无锡市卓诚五金机电有限公司,江苏利他实业有限公司 总经理
从2014年起,公司使用了ERP系统,对所有询盘来源都做了统计,截至8月份两年半时间里,阿里巴巴国际站通过RFQ共成交174笔。其中10万USD以上18笔,5万—10万USD 32笔,1万----5万USD 48笔,1万USD以下 76笔!
这些数据是第一次成交的金额,也有很多客户后来成了我们的老客户,所以大家开始的时候不要嫌弃单子小,就当个样单好好跟,还是能培养一批大客户的。而且公司里面很多新业务员的外贸第一单就来自RFQ,因为老业务员手里老客户较多,维护需要时间,而新业务员没有老客户,他们就要拿出全部的时间来找客户,RFQ成了他们的首选。
总结公司里面的RFQ成单技巧,主要是坚持了抢、选、专、追四字诀。
众所周知,在不使用畅行权限的情况下,每条RFQ只有10个报价权限,在当今这个竞争压力下,很多优质的RFQ会在出现后很短的时间内报满,因此大家要想获得优质RFQ报价权限,一定要去抢。
这里的抢主要是指抢时间、抢机会。RFQ的发布没有时间规律,因此要经常刷,另外要错开高峰期,我们公司很多同事就是晚上或者早起去查RFQ,只要有好的,赶快报起来。
使用定制搜索也可以节省大家的报价时间,我建议大家定制的时候,既要选择行业大词,又要有精准长尾词,这样先从长尾词开始搜,慢慢扩大到行业大词,从而由精准到模糊的搜索到几乎全部与自己有关的RFQ。
下面的截图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公司业务员的努力程度,甚至凌晨还有人在报价。虽然我们也不提倡大家牺牲太多休息时间来报价,但至少睡前养成看一下邮箱和搜索一下RFQ的习惯,这样坚持下来,一定会事半功倍,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听到外贸业务员说报过的RFQ回复率很低,其实很大原因是大家选择的RFQ本身质量较低,也没有太关注客户的90天的行为信息。下面的截图是个例子,大家对比一下,但从90天行为信息下,哪个客户更好一点。
A客户:
B客户:
通过对比,很显然B客户更好一点,至于为什么,仔细看一下红框中客户的行为信息就一目了然了。因此,我们在报价前,还要看一下客户的行为信息,尽管很多信息已经被阿里隐藏,但是这个90天的行为信息依然可以让我们有一定的参考。
除了看行为信息,RFQ本身也已经给了我们一定的提示,比如有的RFQ上面已经被注明“Quality RFQ”或者上面有附件的标志,这种RFQ一般比较好,是大家的首选,具体标识如下:
报价是否专业是决定客户是否回复的关键。大家通过截图来看一下,客户不满意的原因:
从客户不满意的地方,我们其实可以推导出一个好的RFQ回复应该具有的几个方面:图片准确、参数正确、报价合理、公司有亮点。具体填写报价表应注意的点,如下图:
价格部分我想阐明一下,因为很多学员曾经问过我是否应该报一个很低的价格先来吸引客户,然后再提价。分析这种做法是否正确之前,我们先把RFQ询盘做个分类,依据询盘产品是否明确为依据,分为目标明确性客户和非明确性客户。
对于目标不明确的客户,我们可以选择自己价格相对有优势的产品推荐,并且报该产品的价格。当然最好的方式是推荐客户所在国家最畅销的产品,并且告诉客户这是在贵国最畅销的,这样比较有针对性。
对于目标很明确的客户,则一定报该产品的市场价,并且不要加的利润太高,毕竟RFQ客户很容易比价,还是要让自己的价格适中最好。
对于补充文件的上传,我们公司的做法是:传3张公司获得的最有权威的证书,1张公司车间厂房图片,1张仓库和包装图片(易于让客户了解我们的包装,并且产生有库存的感觉,有利于吸引急用买家),1张PDF格式的报价单(报价单要全面,有封面、有图片,同时凸显自己的特色)。
很多外贸业务员在报过RFQ之后,就会一直坐等客户的回复,如果客户没有回复,则会放弃,或者觉得找不到跟客户的联系方式。其实,只要通过了阿里对于我们报价的审核,我们就可以看到客户的联系方式,我们就可以后续有计划性的跟踪客户。这里不建议大家报完RFQ之后很快就跟进客户,给客户留一个选择缓冲期,假如4天之后客户没有回复,可以选择继续邮件跟踪。
客户的跟踪是大家成交的关键。我们公司很多最后成交的RFQ,并不是客户第一时间回复的,是我们坚持不懈的跟踪,甚至是连续跟踪了一个月才得到客户的第一封回复。所以,大家要有耐心、有恒心,慢慢拿下客户。同时善意的提醒,跟踪的话,在客户一直没有回复的情况下,每隔一周甚至10天跟进一次最好,那种每天或者隔两天就狂轰滥炸会引起客户反感,从而拉入黑名单。
总之,RFQ是一个很好的成单神器,特别是10月份正式开始的商业化之后,大家更应该好好用好手里的RFQ报价权限。
曾经有人说RFQ都是假的,没有好的RFQ可报价,我只能说差的、假的RFQ一定存在的,这个任何一个B2B平台都无法避免,但是假如主观的这么认为,那我们也会失去很多优质RFQ的机会。
我经常跟公司的同事说,先相信RFQ可以让我们成单,然后再擦亮慧眼寻找优质RFQ,这样我们就会又轻松又快捷的拿到RFQ的单子。其实每一条客户发布的RFQ,阿里都是人工进行审查的,通过率从来没超过70%,有点瑕疵我们也要报着理解的心情去看待,一切从相信开始。
因为相信,两年多的时间里我们从阿里巴巴RFQ成交174单;因为相信,我们很多业务员的外贸第一单来自RFQ,因为相信,RFQ让我们公司的业绩野蛮生长,并且越长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