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上孝下慈,大爱无疆
别看黄孝慈对自己“抠门”的厉害,对周围人,只要遇上任何困难,或者需要帮一把的时候,黄孝慈都在第一时间挺身而出,出手相助,一掷千金。北京演出“梅花奖”载誉归来,她能将获得的奖金分成若干份,分给所有剧组同仁。一位外地演员正值评奖,她主动上门帮助她辅导新戏,一举夺得戏剧大奖。除了对自己简朴有加,对外人,这么一个温柔如水的女人,突然间会变成女汉子。只要有饭局,聚餐,她会设法抢着埋单。人们都管黄孝慈叫作“活菩萨”。剧团里骨干演员的妻子生病了,无人照料,她自己熬好鸡汤送到医院。团里人生病了,请她帮忙,她并不认识专家但没有推脱,而是跑去医院帮人家挂号,忙里忙外。自己住院,安排有护工护理,她悄悄让护工休息,自己收拾病房,清洗衣物,拎着挂瓶往返洗手间。没见过她忙过几件自家的事,却见过她帮过无数的人,为院团小京班申请编制,名额,她上下奔波,忙前忙后,留住了人才,撑起了江苏京剧的未来。她像一位热心大姐,处处助人为乐。小到一天乘坐出租车,那位的士司机说他的本本被交警暂扣了,现在生计很困难,一句下意识的唠叨,黄孝慈却耐心嘱咐他要遵守交通规则做个遵纪守法的人,却在私下帮他解决问题,既处理了违章,又没有耽误营运。
黄孝慈有一位忠实的大龄戏迷叫刘轫初,对京剧很懂行,交流过后,黄孝慈才知道这位老人在解放前一直做地下党工作,,,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汗马功劳。,因为一些原因在牢房里待了几十年才出来,出来后,刘轫初没有工作没有工资,生活十分困难,黄孝慈知道这个事情后,立马亲自跑去北京,走访很多地方,联系很多领导。终于,,不仅让刘轫初拿到了工资还恢复了党籍。九十多岁的刘轫初在离世前非常感动,他说,,比亲女儿还亲。
与王荣坤婚后,黄孝慈要照顾家中四位没有经济收入的老人,几十年如一日,不厌其烦,直到多年前送走九十高龄的老母亲,黄孝慈的这份与生俱来的孝顺,仍然用在了家人,恩师和社会身上。她常为师娘洗脚,她常去北京探望恩师杜近芳先生,在平日或者节假日,黄孝慈还会寄一些杜近芳喜欢的食物给她,送去学生的一份关怀和爱心。在黄孝慈担任全国青年京剧演员央视大赛的评委时,她发现了丁晓君和付佳两位人才,黄孝慈没有招致麾下,而是介绍给了杜近芳,除了想让两位青年演员能传承弘扬杜近芳的“杜派”唱腔,更希望这两位在北京工作生活的人能多多照顾杜近芳。在杜近芳的悉心教导下,如今的丁晓君和付佳已是现在京剧界青年演员中的领军人物。
黄孝慈如今已七十多岁,但在公交车上她还是会给其他老人让座,在街上碰见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她还是会主动上前帮扶一把。由于长期的奔波和忙碌身体已经垮了下来,演出期间,经常会有救护车停在剧场门口,救护人员跟在舞台两边,随时准备应急处理她的心脏疾病。
即使住进医院,黄孝慈还不忘身体力行她的“上孝下慈”。她不知,也不想知道自己的病情有多严重,她仍在忙碌,仍在全身心的挂念着自己的家人,弟子和院团。江苏卫视著名主播贺笑也是她的得意门生。那天去医院病房看望她,带给她一盒精致的饼干,她没舍得吃,却先想到这个盒子可以用作她演戏用的“花盒”。她的所有心思,所有念想都跟京剧有关,都跟传承不依不饶地牵挂着。她关心别人胜过关心自己,屡次拿出自己的奖金分给同台演出的群众演员,还多次向灾区捐钱捐物,去灾区慰问演出。
她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梅花奖获奖作品《红菱艳》中“菱姐”一角传给了高飞,黄孝慈耐心的教导高飞,希望高飞能把这部戏演好,为江苏京剧留住经典。”黄孝慈一直认为“一花开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于是她还向锡剧演员,黄梅戏演员传授艺术,主动为她们牵线搭桥,拜高师,做高徒。无锡市锡剧团的黄静慧在黄孝慈的辅导下,获得了第24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而在辅导黄静慧的时候,黄孝慈依然坚持着分文不取的原则,甚至在黄静慧比赛期间,一连五天住在演出地旁边的小旅馆,三餐只吃面条,帮她排戏,只为黄静慧在演出中能发挥出色。黄孝慈就这样不遗余力地将京剧艺术的种子播撒到无限广阔的空间,使之开花结果。
她的所有努力和耕耘,也让她收获了诸多殊荣:、“世纪德艺双馨艺术家”、“杰出艺术成就奖”等等。
人们因她的名字和她的为人处世,联想到“上孝下慈”这么一个非常贴切的定义。黄孝慈的这些年就是秉承这么一种精神与内涵,孝顺与慈爱,艺术与传承,大爱与大家的德艺双馨优良品行和时代楷模的标杆镜面,一路前行,一路奋斗,一路跋涉,一路高歌而来。
慈爱的黄老师,除了京剧,读书,没有其他多余的爱好。她的家多半被她的书籍占据,她一空下来就是读书。人们说,她家的书可以馆藏。夫君王老师用了四个字说她“嗜书如命”。她还写了一手秀丽的小楷毛笔字,她的自述,工工整整,一笔一划,美美丽丽的写在她的线装笔记本上。她常跟身边人说:任何一门戏剧艺术,拼到最后拼的是你的文化底蕴,文化内涵,文化功力,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对一个演员,非常重要。弟子们说:黄老师即使年逾古稀,仍然勤于笔耕。出自她手的十几篇学术论文,其中《撕碎自己演虎妞》获得田汉戏剧论文二等奖,《舞台程式与生活》获得中国现代理论丛书编委会一等奖,而由她公演的京剧《骆驼祥子》和《红菱艳》则收编在中国戏曲学院的教科书中。
黄孝慈是一位圈内圈外一致公认的纯粹的艺术家,是我国戏曲领域中一位不可多得的学者,专家,教授型演员。艺术上,她多才多艺,光鲜亮丽,在做人上她纯净透明。这位大家始终向我们传承着一份大爱和大智。她的微言,微行彰显出的是一种大千世界中的高能量,正能量,纯能量。她对京剧艺术的热爱是她生命和事业的全部。即便是在观看电视里正播放着的一场足球比赛,她也会联想到:“人家球踢得好,球迷才会多,我们戏演得好,戏迷也会多的啊”。
(全文完)
作者:张波(江苏省演艺集团企划宣传中心主任,国家一级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