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有三种人。
第一种是豪宅区里的纽约人;
第二种是住在新泽西每天到纽约通勤的中产;
第三种可能从埃及,孟加拉或者东南亚而来。
他们实际没有融进纽约,
但他们对纽约有最渴望的眼神。
这是属于纽约的光荣与梦想。
回到苏州,似乎每一场土拍,都能让我们对这个天天挤破脑袋想跻身一线的城市认同感产生怀疑。
因为我们不确定,心不安,继而恐慌。
写这篇文字时,我站在苏州古城相门城墙上,、未来的顶级豪宅诞生地。距离那场48小时疯狂的土拍过去已近一周。生活似乎并无改变。大家依旧上班、上学,每天为几百块的奖金或是一单两千块的生意奔波不已。然而,这种不安和焦虑感会埋得很深......
昨天中午,在印象城一家中端餐厅吃饭。周边都是那种为了吃个招牌菜可以排队等上20个号的人类。
为了翻台率,餐厅很拥挤。我能清楚的听到前后左右四桌的饭桌话题:
前面一桌的女人向男人抱怨,闺蜜上半年买了尹山湖一套房子,现在赚翻了。就你这男人天天就知道买理财产品;
后面一桌显然是一桌同事,似乎刚去无锡炒了一波房,兴奋在炫耀收益并且激烈谈论下一站是组团去常州还是南通;
左面一桌夫妻俩对面吃饭低头不语,男人不断地接到电话,电话里不耐烦的告诉中介,自己的房子现在不卖了;
最有趣的是右面一桌,几个大学生模样的孩子,居然在询问各自家里最近有没有买哪里的房子,哪个同学家搬到了双湖板块的新豪宅,家里那个漂亮......
饭局,即社会。
面对一种突如其来的社会资产再分配,大部分人虽然口头抱怨,天天朋友圈哭穷。但内心其实有点小兴奋。
他们兴奋而又焦躁。他们在大时代下努力对抗不确定性,似乎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买套不动产,哪怕飞蛾扑火,也终究是一场壮丽的人生。
他们中有些人,离乡背井到所谓中心城市苏州来,是因为原本的生活不确定或者太确定,过的如同一滩死水。于是,他们先是来到苏州这样一个大城市,号称开启一种奋斗模式。然后眼睁睁地看着房价在涨,自己却始终生活在城市边缘,内心不得安宁。随后更努力,展现出最大的渴望与生活动力。然而,下一次土拍一来,恐慌会再次吞噬这种动力。
他们中还有另一种人,是苏州土著,衣食无忧家里存着房。但是,他们耳边到处都是谁谁买了房,几个月就翻番了。想不心动也难,想不恐慌更难,他们害怕被时代抛弃,害怕即使努力工作,也不知不觉就被挤到城市边缘,他们看着这个城市的中心,离自己越来越远。
这些所谓衣食无忧的中产阶级着急去更中心的地方买房,同时渴望家里现有的房子升值,都是为证明自己,都是想办法让不确定变的确定。
创业圈子的一个朋友,去年准备买别墅,后来一时脑子进水,觉得“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创业者怎么能贪图享乐,有钱还不如给创业型公司再投入。这一年他的公司效益还是不错的,但是他有一个员工,去年咬牙买了大房子,收益居然比当老板的分红还多。
是可忍孰不可忍。现在,这位朋友也开启了满世界看房子的状态,他说,他也不指望靠炒房子发财,就是担心这样下去,员工都比自己有钱了,创业没有意义。
创业老板如斯,凡人又怎逃得了世俗。这些土著苏州人在这座2500年的城市生活了半辈子,一朝发现,原来这座城市也不一定是自己的。他们原本住在城里、住在吴中区核心、住在相城区核心。现在,他们发现原来城市的中心是可以转移的,那些新建起来的中心似乎都被“外地人”占领着,自己就恐慌了。
他们之所以渴望中心,不是因为生存压力,而是因为害怕被自己热爱的城市边缘化。
这种边缘化心态和你的温饱无关,和你的学历、阅历、能力,甚至事业都无关。
只关乎不动产,即房子。
以上两类是凡人。我的弟兄掌爷,自认不凡。
最近掌爷也买房了。还不便宜。据说耗尽积蓄并且背了一大笔按揭。他说自己创业这几年,也做得风生水起,在吴江这片土地也算是个名人了。不买套对得起自己身价的住宅似乎永远不完美。(尽管他一个月再家呆的时间不到24小时。)
掌夜买房,和他写文案一样一气呵成,上午有这个冲动,下午就付钱了。掌夜私底下告诉我,自己之前的一套老房子挂在中介,没想到最近卖掉了,加上公司半年度分红了一笔“巨款”,手里一下子掌握了一大笔现金流。他说买房子不是冲动,而是我从来没有过这种感觉,手里拿着那么多现金却感到毫无安全感,就怕不买房就踏空。
握着钱比没钱更没安全感。这个时代,钱只有变成不动产,才是安心踏实的。
突然想起读大学那会,每次开学去挤绿皮火车,月台上万头攒动,黑压压的水泄不通,每个人的表情都是那样急迫和焦虑,有从门缝里硬挤的,有尽量压缩自己朝窗户里钻的,至于这列火车会将自己带到哪里,并不是所有人都清楚。只是,那么多人都在车上或者在朝车上挤,自己要是在车下站着,会不会吃大亏?
在这场挤火车的全民游戏中,最终有谁将一无所有,有谁将遍体鳞伤,有谁纵然买下几栋楼,也难再回到内心家园。
城市的夜晚灯火通明,霓虹闪烁,每当散步于街头,偶尔抬眼看到那些高档小区里,只是三三两两的亮着灯,此时我都奇怪那么多的房子主人都去哪了?只留下黑洞洞的窗口吞噬这夜色。
我想问,房子,你寂寞吗?
苏东坡说,此心安处是吾乡。共勉。
同意的请点ZAN!
由头条苏州原创发布
精彩推荐
地价3万/㎡已成常态!再见,苏州,我已配不上你……
细数苏州最坑爹的那些停车场!一条让你吐槽个够
苏州最任性的员工食堂曝光,我的胃简直要疯了…
招聘:文案策划 若干,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