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正学院
「 格正大咖,带你勇闯面试 」
近日,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白云路分校发生毒跑道事件,200多学生出现身体异常症状。毒跑道事件近年频现,至少已波及江苏、广东、北京等省市。毒跑道背后,是招标、施工、材质和检测环节的诸多漏洞。近年至少30多所学校发生(疑似)毒跑道事件。
专家介绍,毒跑道有三个主要毒性污染源:塑胶跑道使用的溶剂会挥发甲苯、二甲苯;劣质塑胶跑道中含有重金属催干剂铅盐;危害最大的是跑道中含的有毒塑化剂。毒跑道为何会进入校园?
毒跑道为何会进入校园?诸多环节都有问题
在我国,塑胶跑道从生产工艺开始,到招投标采购、建设施工等各个环节都存在明显问题。
(1)招标过程走过场,对竞标公司审核不严
广东省体育设施制造商协会副会长赵文海坦言:干我们这行的都知道,现在政府招标很多都是走过场,所有参与竞标的公司只要事先提供送样检测,并由相关具备资质的检测中心出具质量安全报告后,就可以堂而皇之地参加项目竞标了。
(2)招标单位恶意采取“低价中标”的策略
部分采购塑胶跑道招标文件中规定了最低价中标;一些公司为了能顺利中标,在招标过程中恶意采取“低价中标”的策略。
(3)部分中标单位中标后层层转包,从中赚取差价
由于塑胶跑道建设是以建筑工程立项,中标单位多为建筑公司,而建筑公司中标后又会进行层层转包。一位塑胶行业的人士称:目前行业内转包情况很常见,中标企业中标后通过转包将工程承包给其他公司,从中赚取差价,最终使用的产品质量根本达不到要求。
(4)很多学校施工后马上开学,甚至边施工边上学
塑胶跑道在施工后一般需要晾晒一两个月,如果材质较差,则需要更长时间来挥发有害气体。然而,很多学校施工后马上开学,甚至出现边施工、边上学的情况。
(5)施工方为降低成本、赶工期等,使用劣质材料
一些不良企业和施工方,大量使用回收聚醚、工业毒石蜡、催干剂等垃圾类原材料,并在施工中为降低难度,大量使用稀释剂,如甲苯、二甲苯等味道重、毒性大的稀释剂、天那水、汽油,加入便宜的无机填料,降低塑胶材料成本,制作一些毒性大和污染大的非达标产品。而能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的监理公司也缺少化工方面的专业知识,根本无力对塑胶跑道的材料优劣进行辨别。这样的漏洞,也就给了施工方对材料做文章、掉包的机会。
(6)检测报告作假,
对于跑道建设后,后期的检测空白,也是造成跑道安全问题的一大原因。以深圳为例,目前深圳学校大多没有强制检测跑道化学成分的要求,在验收时,也大多是对跑道的物理性质进行检测。据业内人士介绍,对于“T”字的标准,意味着“推荐”,并非强制,与此同时,在检测上,仍旧是对跑道的有机物含量上的检测,而非对跑道空气的检测。而即使有对化学成分、跑道空气等的检测,也往往流于形式,甚至出现检测报告作假的情况,如无锡崇宁实验小学毒跑道事件中,冒用他人送检报告;北京市芳草地小学丽泽分校毒跑道事件中,检测报告一份造假,一份遭篡改。
本该为学校塑胶跑道安全把最后一道关的当地环保、住建、教育、质监、。入口把关不严,,毒跑道怎会不乘虚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