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交流故事> “书屋絮语” | 2016年第11期

“书屋絮语” | 2016年第11期

2021-07-20 09:03:26




中国的家训文化源远流长,从周公的《诫伯禽书》到清代《曾国藩家书》,几乎历朝历代皆有佳作。但其中最负盛名、影响也最深远者,当属南北朝时期颜之推所著《颜氏家训》。


《颜氏家训》分为七卷二十篇,多数论述家庭伦理、道德修养和为人处世之道,少数章节如“书证”、“音辞”、“杂艺”散论音韵训诂、书法绘事等话题,精义迭出,嘉惠艺林。


颜之推在家训中突出强调了好学、知足、慕贤、名实等对于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若能常保数百卷书,千载终不为小人也”;“天理鬼神之道,皆恶满盈。谦虚冲损,可以免害”;“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窃名者,厚貌深奸,干浮华之虚称,非所以得名也”……这些话语富含哲理,皆可矜式百世而不惑。颜之推生于乱世,“三为亡国之人”,流离播越,闻见甚丰,特别是目睹了许多“旦执机权,夜填坑谷”的人间惨剧。殷鉴不远,感慨又深,故下笔多老成持重之言。其文字朴而流畅,苦而醇厚,痛而警策,不惟亲切有味,抑且清心明目,惊醒无数梦中人。


本期《书屋》发表了顾农先生谈《颜氏家训》的文章。顾农先生为文史大家,对魏晋南北朝文学尤有研究。由他向大家剖析《颜氏家训》的精义,我以为是再合适不过了。


旧时许多大户人家虽没有专门的家训著作,但喜欢在厅堂内外铭写带有训诫、勖勉意味的对联,便于家人朝夕涵咏,期于有成。如晚清著名思想家、外交家薛福成在自家大宅内自书一联:“情话悦亲朋,莫谈邑中狱讼钱粮事;交友择贤俊,愿识天下学问经济人。”薛家为无锡望族,家业丰饶,有“薛半城”之喻,上联告诫家人莫干预地方事务,下联则勉励子侄志存高远,与天下有为之士为伍。


钱锺书先生的祖父钱福炯1923年建成“钱绳武堂”后,集经史语撰成一联悬于厅堂:“以蔽风雨,曰止曰时,相协厥居,孤始愿不及此;既勤垣墉,爰众爰有,自求多福,汝兄弟好为之。”意在勉励钱氏子孙安分守己,和睦相处并勤奋读书。:“文采传希白,雄风劲射潮。”北宋文学家钱易字“希白”,五代十国时期的吴越王钱镠留有强弩射潮的典故,一文一武,交相辉映,,深愿子孙效法之。钱锺书之文名远在钱易之上,只可惜钱家未出“雄风劲射潮”的武将,不然成上等佳话了。


至于小户细民,略识之无甚或目不识丁,亦懂得以谚语、掌故等训诫子孙——“小时偷针,长大偷金”,“得人一牛,还人一马”,“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挣钱好比针挑土,花钱犹如水推沙”,皆通俗易懂,琅琅上口,长期在民间流传,对维持中华民族的风教道脉、公序良俗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今社会风气比较浮躁,贪多务得、奢侈浪费、鄙视文化等现象乃至突破底线的行为屡见不鲜。在此情况下,重温历史上的经典家训,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亦算是当务之急吧。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