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一辈子
从生到死
他就是一次跟世界的别离
可是为了让你在死之前
没那么害怕
他前面还可以
来机会小的别离
让你先预习准备一下
自己父母老了
垂死 衰老
也得跟你别离
你自己也不年轻了
身体也没以前好了
你跟你以前的青春
也得别离
总之就跟你熟悉的
习惯的 适应的
喜欢的生活
通通都得别离一次
这个叫小别离
——摘自 黄磊 《小别离》
寒来暑往 日出日落 人聚人散 世间上的一切都在上演着一幕幕别离
初中课外初次读到龙应台的《目送》,最为感伤的就是母亲的那段内心独白: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是啊,不必追。孩子总会长大成人,父母也会随之老去。随着年龄的增大,彼此的距离也会越来越远。但是爱就是这样,目送你的背影渐行渐远。
我曾看过一部电影叫《一切都好》,讲述的是一位父亲心系儿女却不能团圆,只身辗转各地,只为探望他那群离散的“大”孩子们。别离多年,父亲才发现大女儿的婚姻并没有电话里那么幸福,二女儿早已为了现实抛弃了理想,大儿子为了创业不惜住在“贫民窟”,小儿子独自离家受困孤独。电影结束,早已哭成泪人。
我知道谁都不可能陪谁一辈子
离开父母是必然
而父母的希望仅仅是
在那个没有他们的地方
我们依旧可以好好的生活
从启蒙开始,我们看过太多偶像剧,吐槽过太多玛丽苏剧情。出车祸失忆...父母反对...闺蜜插足...编剧脑洞太大,狗血到不行。但我此刻想到了《失恋33天》——一部爱情治愈片。电影中有一个桥段是黄小仙终于放下一身傲骨,撕心裂肺在大马路上追着男友搭乘的出租,试图挽回即将消失的爱情却终究只能看着那辆出租转弯消失,泪眼模糊。
BGM总会来的恰到好处,独白也是字字戳心:
我要追上那辆车,我有话要跟他说。我要问他,我知道我做错了什么,你可不可以在下面,再等我片刻?我令你没有尊严的一步步走了下去,为了惩罚我,我甚至愿意一路滚到你脚边,从此和你平起平坐,你能不能再等等我,前路太险恶,世上这么多人,唯有你是令我有安全感的伴侣,请不要就这么放弃我,请你别放弃我。我一定要对他说。我不再要那一击即碎的自尊,我的自信也全部是空穴来风,我能让你看到我现在又多卑微,你能不能原谅我?求你原谅我。
最终,你不过是他人生中的一个过客。你和他,各有自己的人生路要走,大家要走的路并不一样,曾经结伴走过一段路,仅此而已,到此为止。
而爱情的奇妙之处就在于,每一次别离都不是终结,而是下一段缘分的开始。
我们都经历过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曾经的六人帮、、三人帮还记得么?我小学有过五个很好的朋友,六个人拉着手走在校园里还有点少女组合的感觉,一起丢沙包,一起讨论校园八卦,一起上厕所,平时一起回家,周末一起骑车,而这些纯真简单的回忆都留在了那个学校。初中之后,大家不同校不同班,各自有了新的朋友,相见甚少。时间悄然已逝,只道一句:很高兴与你朋友一场,佳人各自安好。
三天的高考终于落幕,毕业近在眼前,曾经的我们住在同一个宿舍夜聊人生理想,在同一间教室偷偷传递着纸条,写着不为人知的小秘密,在下课铃响的那一刻一起冲向食堂......那些一起奋斗的日子终将远去。如今的我们在南京、在苏州、在无锡、在常州、在盐城......各奔东西,却不愿开口道一声再见。
拍完毕业照就真的再见了。那大概是班级人员最齐的最后一次,那一别,对有些人来说,可能就是一辈子。
我们,终将别离。就像好妹妹的那首歌:
再见了 互相嫌弃的老同学
再见了 来不及说出的谢谢
再见了 不会再有的留堂作业
再见了
我留给你毕业册的最后一页
我相信 我们还会再见
我相信 我会一直想念
我相信 我们都会很好
............
我们总会觉得日子还很长,一切都还来得及,却不知道时间偷偷的,偷偷的,就溜走了。趁一切还来得及,去见想见的人,去做想做的事,希望多年以后回想起曾经,没有遗憾。
文字:徐洁垠
编辑:曹蔚 段晓瞳
审核:张锦文